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摘藤菜》
《摘藤菜》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清晓鸣辘轳,携杖入芳园。

中有满架藤,稠叠铺绿云。

不雨色常润,无风叶自翻。

圆实间深紫,灿烂吐奇文。

土人不肯顾,瓜茄乃盛盘。

异种生岭南,移裁东海漘。

地瘠饶霜雪,弱质焉久存。

一摘泪盈把,再摘心悲酸。

摘密休摘疏,聊以删芜繁。

轻指莫动摇,恐或伤其根。

虽知冷必死,且护眼前安。

昔日苏长公,题诗谪古循。

诸品独见推,谓可方吴莼。

予今窜远碛,旧国变荒榛。

亲朋无一在,见尔如故人。

柔滑淡相得,破铛煮泉新。

一筐贻北里,甘苦味共分。

尔藤亦不幸,处处逢逐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步入芳园,见到藤蔓生长之景,以及对藤菜的采摘与情感流露。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交织。

首句“清晓鸣辘轳,携杖入芳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诗人的行动,通过“鸣辘轳”这一细节,营造出早晨的清新氛围。接着,“中有满架藤,稠叠铺绿云”一句,将藤蔓比作绿色的云朵,形象地展示了藤蔓的茂盛与生机勃勃。

“不雨色常润,无风叶自翻”则进一步描绘了藤蔓的自然状态,即使没有雨水的滋润,叶片也能保持光泽;即便没有风吹动,叶片也会自行翻转,展现出藤蔓的坚韧与生命力。

“圆实间深紫,灿烂吐奇文”描述了藤蔓上果实的色彩与形态,紫色的果实点缀其间,如同奇文般璀璨夺目。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藤菜的珍视之情,“土人不肯顾,瓜茄乃盛盘”,说明当地人并不重视藤菜,而诗人却将其视为珍馐。通过“异种生岭南,移裁东海漘”一句,点明了藤菜的来源,强调其独特性。

“地瘠饶霜雪,弱质焉久存”揭示了藤菜生长环境的艰苦,但其生命力顽强,能够在此环境下存活。“一摘泪盈把,再摘心悲酸”表达了诗人对藤菜的怜惜之情,每一次采摘都让人心生悲痛。

“摘密休摘疏,聊以删芜繁。轻指莫动摇,恐或伤其根”体现了诗人对藤菜的呵护之心,告诫人们在采摘时要谨慎,以免伤害到藤菜的根基。

“虽知冷必死,且护眼前安”表达了诗人对藤菜命运的无奈与保护,虽然知道采摘后藤菜会死亡,但仍尽力保护眼前的安宁。

最后,“昔日苏长公,题诗谪古循。诸品独见推,谓可方吴莼”引用了苏轼的诗句,赞美藤菜的独特之处,可以与吴莼相提并论。

“予今窜远碛,旧国变荒榛。亲朋无一在,见尔如故人”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见到藤菜如同遇见老友一般亲切。

“柔滑淡相得,破铛煮泉新。一筐贻北里,甘苦味共分”描绘了诗人与藤菜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将藤菜赠予远方朋友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尔藤亦不幸,处处逢逐臣”以藤菜的命运比喻诗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藤菜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次韵答王巩

君家当盛时,画戟拥朱户。

中书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画云阁,功业载盟府。

中庭三槐在,遗迹百世睹。

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寠。

胡为久邅厄,黾俛受侵侮。

往来两都间,奔走未安土。

愿言解缨绂,归去事农圃。

嘉禾根未拔,且忍俟甘雨。

拂衣走东皋,此语吾不取。

聊复放襟怀,清谈对僧麈。

躬耕未可言,知田顾乃父。

(0)

赠蔡駜居士

结茅汝上只三间,种稻城西仅一廛。

梅老外生诗律在,秀公弟子佛心传。

埋盆叠石常幽坐,留客开樽辄醉眠。

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

(0)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少年工作赋,中岁复穷经。

骥老终知道,剑埋新发硎。

束装邻里助,答策友朋听。

还似临淄贡,随风起北溟。

(0)

试院唱酬十一首.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

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

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蜂飞。

老僧战胜长幽寂,瘦骨缘何未肯肥。

(0)

河冰稍解喜呈王适

留滞江湖白发生,西归犹苦冻峥嵘。

春风未到冰先解,河水初深船自轻。

去国偶然经昼梦,逢人稍欲问都城。

羁鸿共有成行喜,双鲤应将尺素迎。

(0)

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从二首·其二

衣冠双日款蓬莱,帘脱琼钩扇不开。

清晓逮惊三殿启,翠华遥自九天来。

晨光稍稍侵黄盖,瑞雾霏霏著禁槐。

千两翟车观礼罢,归时满载德风回。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