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蔡駜居士》
《赠蔡駜居士》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结茅汝上只三间,种稻城西仅一廛。

梅老外生诗律在,秀公弟子佛心传。

埋盆叠石常幽坐,留客开樽辄醉眠。

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càishì
sòng / zhé

jiémáoshàngzhīsānjiānzhǒngdàochéng西jǐnchán

méilǎowàishēngshīzàixiùgōngxīnchuán

máipéndiéshíchángyōuzuòliúkāizūnzhézuìmián

wéndàolínsēngsòngshíhándìngshuílián

注释
茅:茅草屋。
汝上:你居住的地方。
三间:三小间。
种稻:种植稻谷。
城西:城市的西部。
仅:仅仅。
廛:小屋。
梅老:年迈的梅树。
外生:外传的才情。
诗律:诗歌的韵律。
秀公:一位名叫秀公的人物。
弟子:门徒。
佛心:佛教的慈悲之心。
埋盆叠石:在石堆旁。
幽坐:静静地坐着。
开樽:打开酒坛。
辄醉眠:总是喝到醉倒。
邻僧:邻居的僧人。
乞米:讨要米粮。
韩子:可能指代一个友人或有影响力的人。
定:必定。
怜:怜悯。
翻译
你在山上盖了简陋的小屋只有三间,城西种稻的地方也仅有这点田地。
梅花树下,你的诗歌才华依然在,弟子们传承着秀公的佛学之心。
你常常坐在阴凉的石堆旁沉思,客人来访就开怀畅饮,甚至醉卧其中。
听说邻居僧人时常来讨米,如果没有韩子这样的朋友,又有谁能理解你的境遇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给居士蔡駜的作品,主要描绘了蔡駜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环境和其高尚的品格。首句“结茅汝上只三间”形象地写出蔡駜居住的茅屋简陋,仅有三间,可见其清贫;“种稻城西仅一廛”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农耕生活和住所的狭小。

诗中提到“梅老外生诗律在”,暗示蔡駜可能有深厚的诗歌修养,如同梅老(梅尧臣)一样,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传承;“秀公弟子佛心传”则表明他可能受到佛教影响,具有慈悲为怀的佛门弟子精神。

“埋盆叠石常幽坐”描绘了蔡駜闲适的隐居生活,常常静静地坐在叠石之间,享受孤独与宁静;“留客开樽辄醉眠”则展现出他的热情好客,与朋友畅饮时能忘却世俗烦恼,醉眠其中。

最后两句“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表达了诗人对蔡駜境遇的关心,邻居僧人时常送来米粮,如果像韩信那样落魄,恐怕无人怜悯。这既是对蔡駜的同情,也是对他坚韧品格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居士蔡駜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宋代理想人格的一种典型,体现了苏辙对友人的敬佩和关切。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挽吕东莱二首·其二

道统传千载,儒风振一时。

心诚师孔孟,业广慕皋夔。

感凤方兴叹,书麟尚措辞。

一朝梁木坏,吾党可胜悲。

(0)

挽嫂

闺门六十四年春,回首平生可痛情。

不肯轑羹惊好客,直能炊扊奉难兄。

莫思秀水初来塈,岂料萧州竟逝倾。

一望松楸三百里,年年遥为哭清明。

(0)

句·其一

丁宁莫被催科扰。

(0)

和耘老弟喜衢得第三男

天教英物照阶除,又胜徐卿第二雏。

会见五男并二女,宛如合璧与连珠。

(0)

得集贤回字

奔走年来已厌频,那堪万里抗边尘。

集贤说道虚传耳,惭愧中朝第一人。

(0)

十六日舟中送何同叔

乍抛玉节去朝天,分袂江头却黯然。

只恐垂虹亭上月,今宵不忍十分圆。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