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宗渊南还》
《送李宗渊南还》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文采风流阮步兵,穷途犹负少年英。

诗因失意长怀愤,客未深知懒出迎。

万里空怀投笔叹,一时谁识弃繻生。

醉边离恨都消尽,又听莺啼四五声。

(0)
鉴赏

此诗《送李宗渊南还》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对阮籍的典故运用,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南归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沉情感。

首联“文采风流阮步兵,穷途犹负少年英”,以阮籍的典故开篇,赞美友人虽身处逆境,仍不失少年豪情与才华横溢的风采。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以才情出众而闻名,此处借阮籍来比喻李宗渊,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也暗示了其不凡的个人魅力。

颔联“诗因失意长怀愤,客未深知懒出迎”,进一步揭示了友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状态。在失意之时,诗成为了抒发愤懑情绪的途径,但外人往往难以理解其内心的苦楚,因此显得有些疏离。这里通过“诗”与“客”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友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万里空怀投笔叹,一时谁识弃繻生”,继续深化主题。友人或许曾有过壮志未酬的感叹,如同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渴望实现远大的抱负。然而,在现实面前,这种理想似乎遥不可及,一时之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放弃某些东西的决心呢?这一联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友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孤独。

尾联“醉边离恨都消尽,又听莺啼四五声”,在离别之际,友人或许借助酒力暂时忘却了离别的愁绪,但耳边传来的莺啼之声,却又勾起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这一联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反衬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友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以及在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丁酉初春登滕王阁·其四

曾闻年少此蹁跹,彩笔当时惊四筵。

自是文章千古事,岂应歌舞至今传。

远峰浅翠摇荒堞,极浦微云暗客船。

到处江山牢落尽,春风凭眺一潸然。

(0)

舟过飞来寺

乱峰历尽见荒岑,胜事当年不可寻。

古佛有光随日转,石幢孤影向江深。

未秋高树先摇落,薄暮疏蝉空好音。

身似萍蓬何所感,忽然又作越人吟。

(0)

庚寅三月·其二

日落黄云万井阴,临流一望欲沾襟。

可怜蓟北春风起,吹向江南绿树深。

壮志已消金虎梦,何人方作卧龙吟。

海门几月重围里,芦荻渔歌自古今。

(0)

罗浮道中

石楼大小洞云铺,乱后仍寻兴倍孤。

彩凤出岩光突兀,眠犀当涧草模糊。

铁桥空际全无路,琪树天边别有壶。

愧对仙山人易老,黄芽何处觅丹炉。

(0)

罗浮红鸟·其八

金盘捣碎凤仙花,夺得佳人指甲霞。

飞上班枝枝上宿,轻烟微月罩银纱。

(0)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其七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

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