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大小洞云铺,乱后仍寻兴倍孤。
彩凤出岩光突兀,眠犀当涧草模糊。
铁桥空际全无路,琪树天边别有壶。
愧对仙山人易老,黄芽何处觅丹炉。
石楼大小洞云铺,乱后仍寻兴倍孤。
彩凤出岩光突兀,眠犀当涧草模糊。
铁桥空际全无路,琪树天边别有壶。
愧对仙山人易老,黄芽何处觅丹炉。
此诗描绘了罗浮山中石楼与洞云的壮丽景象,以及在战乱之后寻访此地的孤独心情。首句“石楼大小洞云铺”以夸张的手法,将石楼与洞云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宏伟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乱后仍寻兴倍孤”一句,点明了诗人是在战乱之后前来,虽然景色依旧迷人,但内心却因孤独而更加感慨。
“彩凤出岩光突兀,眠犀当涧草模糊”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彩凤的出现使得岩石显得更为突出,而眠犀则使溪涧边的草地显得朦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接下来,“铁桥空际全无路,琪树天边别有壶”两句,通过铁桥和琪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独特的景致,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愧对仙山人易老,黄芽何处觅丹炉”表达了诗人对仙山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去家三万里,行役未全休。
百年身世多感,今夕且登楼。
未必解人难索,唤取并州快剪,为汝断离愁。
入眼山川好,珍重此时游。西湖梦,鉴湖月,五湖舟。
古人足迹未遍,何处觅封侯。
人自悲欢离合,我自东西南北,岁月足优游。
破涕一为笑,期许在千秋。
黄昏又近。这疏疏密密,抛撇谁领。
无限斜阳,上尽帘钩,帘卷西风人静。
诗人见说如伊淡,怎淡到、烟痕都暝。
就个中摸索渠侬,孤袖暗香齐冷。
慰藉消魂瘦损,暮云破一角,漏泄清景。
压帽欹斜,依样朝来,只有寒温差省。
范围约束疏篱管,管不住、周遮三径。
恰小窗、落墨徐熙,一幅折枝相映。
试上山亭,好一览、天容海色。
浑便似、置身高处,玉楼晶阙。
翘首烟霄尘埃外,步虚环佩仙宫侧。
有江心、双塔峙中川,干云出。金波射,罗浮月。
银涛涌,昆仑雪。叹英雄淘浪,潮声呜咽。
挂采孤峰时隐现,灵昆一点争明灭。
倩铜琶、唱出大江东,鸣弦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