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蠹岂有极,造物难为工。
我将剔除之,刺芒铦若锋。
小枝食已尽,大枝旋复空。
虫多饱即死,花落为枯丛。
物蠹岂有极,造物难为工。
我将剔除之,刺芒铦若锋。
小枝食已尽,大枝旋复空。
虫多饱即死,花落为枯丛。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感怀(其五)》。诗中,诗人以物蠹(蛀虫)为喻,表达了对世间事物变迁无常、造化弄人的感慨。"物蠹岂有极,造物难为工",意思是蛀虫侵蚀万物没有止境,大自然的造化之工难以捉摸。接下来的"我将剔除之,刺芒铦若锋",诗人试图去除这些困扰,表现出坚韧的决心和锐利的态度。"小枝食已尽,大枝旋复空",形象地描绘了蛀虫对树木的破坏,小枝被啃食殆尽,大枝也很快变得空洞。"虫多饱即死,花落为枯丛",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蛀虫饱食后往往死亡,花朵凋零则形成一片枯败的景象。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虫害之象,寄寓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江上园卢荆作扉,男驱耕犊妇鸣机。
林峦当户茑萝暗,桑柘绕村姜芋肥。
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
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