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冬青八九株,去去株间各丈馀。
晚禾剪穗上囷储,黄藁堆兼绿叶居。
老夫晨出观道腴,摧筇逦迤来东庐。
世界在前君悟欤,饥寒火宅饱华胥。
主人慰我下乡书,谢之养生祗业儒。
虽然邻酒欠钱沽,粥饭可以供朝晡。
四壁虽然一物无,半年聚秆为薪刍。
但愁赋税吏追呼,鞭挞白丁省限踰。
门外冬青八九株,去去株间各丈馀。
晚禾剪穗上囷储,黄藁堆兼绿叶居。
老夫晨出观道腴,摧筇逦迤来东庐。
世界在前君悟欤,饥寒火宅饱华胥。
主人慰我下乡书,谢之养生祗业儒。
虽然邻酒欠钱沽,粥饭可以供朝晡。
四壁虽然一物无,半年聚秆为薪刍。
但愁赋税吏追呼,鞭挞白丁省限踰。
这首诗描绘了卢子俞所居之地的田园景象和生活状态。首句写门外冬青树丛密集,间距适中,显示出环境的宁静与有序。接着描述晚稻收割完毕,谷穗堆积如山,连同黄草堆叠,绿叶相间,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诗人早晨出门,漫步至东庐,感叹眼前的富饶,认为这样的生活虽简朴,却能让人感受到世界的丰盈,如同从饥寒的火宅解脱出来,进入理想中的安乐境界。卢子俞作为主人,以乡书表达对诗人的关怀,诗人表示感激,虽然生活清贫,但读书人以修身养性为业,粥饭足以度日。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赋税官吏的忧虑,担心他们会催逼赋税,对百姓施加鞭挞,超过了规定的期限。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又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面对官府压榨的无奈与辛酸。陈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另一面。
长此安穷,定复不急,世事纷纷虎鼠。
笑狐尽带铃,荷偏成柱。
终日屋梁仰面,便著书、万卷谁怜汝。
休自喜,当日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无补。
莫相疑,徒自苦。
今日一钱不值,李蔡下中,曾何足数。
且作槃中快舞。更单绞、岑牟祢生鼓。
戏问君得哀梨,定当蒸食与否。
百幅晴漪,渔舟个个能轻妙。
几村红树,将郭外人家萦抱。
历历苇花明处,是水仙之庙。正蘸上、一缕残照。
隔水峤。喜几日、金风弄霁,做晚翠、十分峭。
蒲帆似鸟,翅竞向秋空矫。
姑待伍塘游倦,重与停吟棹。茶铛沸、错认山园瀑。
散牧凉秋月。或树根、痒而摩者,或饮寒湫窟。
渡者,人立者,啼者,鸣者,喜则相濡怒相龁。
矜秋露毛骨,昂首森然如陵阙。
缘崖被坂,亏蔽满林樾。
驼一,塞马七,豕牛羊百三十,牧笛一声日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