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轩临绝顶,远与前山平。
睡起月初上,冷冷晓风清。
暗岭跃飞雷,白云出疏星。
四顾莽不辨,惟闻候虫鸣。
居人正酣寝,我已事晨征。
思妇闺中意,游子天外情。
策羸取微径,羁梦何由成。
兹轩临绝顶,远与前山平。
睡起月初上,冷冷晓风清。
暗岭跃飞雷,白云出疏星。
四顾莽不辨,惟闻候虫鸣。
居人正酣寝,我已事晨征。
思妇闺中意,游子天外情。
策羸取微径,羁梦何由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清晨醒来后的情景。开篇"兹轩临绝顶,远与前山平"写出了高处的寂静和远方山峦的连绵,这种景象常见于中国山水画中,用以表现诗人胸中的壮阔。
接着"睡起月初上,冷冷晓风清"描述了夜未过深,月亮刚升起时分,微寒的晨风带着清新的气息。这两句生动地刻画出清晨的宁静和凉爽,让人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清冽。
"暗岭跃飞雷,白云出疏星"则是一幅动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山岭中隐约雷声和稀疏星辰的描绘,传达了自然界在黎明前的活力与生机。
然而,随后的"四顾莽不辨,惟闻候虫鸣"却带来了一种迷茫感。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并未给他带来方向感,只有远处虫鸣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失和徘徊。
"居人正酣寝,我已事晨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决绝。别人还沉浸于梦中,而诗人已经开始了早晨的旅行,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思妇闺中意,游子天外情"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居家思念之情与远行游子的胸怀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和旅途之间矛盾的情感。
最后两句"策羸取微径,羁梦何由成"中,“策羸”意指驾驭着轻快的马车前进,而“羁梦”则是梦境被束缚,无法实现。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这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又该如何去追求和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以及对于未来道路的探索与思考。
芳菲廉家园,换我尘中春。
古树不受采,白云为之宾。
中列万宝枝,夭娜瑶池神。
背立饮清露,耿耿猩红新。
幽蜂集佳吹,炯鹭摇精银。
层台团松盖,其下疑有人。
奕罢忽仙去,飞花点枰茵。
高藤水苍佩,再摘谁为纫?
濯缨及吾足,照映须眉真。
暝色起孤鸟,寒光荡青蘋。
信美非故居,整马来城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