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迹两无营,独坐何萧散。
门外少高车,清晨容栉盥。
徐徐正冠襟,缓步宜孤馆。
虽然束带稀,秋风戒裼袒。
閒人亦有课,吾性本多懒。
草玄友杨雄,运甓师陶侃。
禽鸟来空庭,时复为恳款。
空庭出层霄,随意烟云满。
置身清寂中,人世谁长短。
于我求达生,梯荣当立断。
万事难并欢,昔闻今岂诞。
闭门远风波,世道能坦坦。
心迹两无营,独坐何萧散。
门外少高车,清晨容栉盥。
徐徐正冠襟,缓步宜孤馆。
虽然束带稀,秋风戒裼袒。
閒人亦有课,吾性本多懒。
草玄友杨雄,运甓师陶侃。
禽鸟来空庭,时复为恳款。
空庭出层霄,随意烟云满。
置身清寂中,人世谁长短。
于我求达生,梯荣当立断。
万事难并欢,昔闻今岂诞。
闭门远风波,世道能坦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秋日燕邸的宁静生活与深沉思考。开篇“心迹两无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远离尘嚣的纷扰。接着“独坐何萧散”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清幽与心境的闲适。
“门外少高车,清晨容栉盥”两句,通过对比门外的宁静与清晨的日常活动,展现出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自在。随后,“徐徐正冠襟,缓步宜孤馆”描绘了诗人从容不迫的生活节奏,以及在孤独的旅馆中悠然自得的状态。
“虽然束带稀,秋风戒裼袒”则体现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反感,以及对自然风物的敏感与敬畏。接下来,“閒人亦有课,吾性本多懒”表明诗人虽有职责在身,但内心更倾向于闲逸的生活态度。
“草玄友杨雄,运甓师陶侃”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两位隐士,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之后,“禽鸟来空庭,时复为恳款”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互动,反映出诗人与外界的和谐共处。
“空庭出层霄,随意烟云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广阔与自由。最后,“置身清寂中,人世谁长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认为在清静中才能洞察人生的真谛。
“于我求达生,梯荣当立断”表明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而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接下来,“万事难并欢,昔闻今岂诞”强调了生活的复杂与矛盾,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
“闭门远风波,世道能坦坦”总结了诗人选择远离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