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朔风兴,橘柚落华实。
凌晨阅场圃,穑事已粗毕。
役车其可休,何以嗣我日。
云中下鸿雁,床下语蟋蜶。
黄花既已凋,田雀去何疾。
人生无百年,上寿宁可必。
子有罗裳衣,曷不日鼓瑟。
孟冬朔风兴,橘柚落华实。
凌晨阅场圃,穑事已粗毕。
役车其可休,何以嗣我日。
云中下鸿雁,床下语蟋蜶。
黄花既已凋,田雀去何疾。
人生无百年,上寿宁可必。
子有罗裳衣,曷不日鼓瑟。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开篇“孟冬朔风兴,橘柚落华实”,点明季节变换,冬风起,橘柚果实掉落,展现出自然界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接着“凌晨阅场圃,穑事已粗毕”,描述了农人在清晨巡视田地,收割完毕的场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收获的喜悦。
“役车其可休,何以嗣我日”表达了劳作后的休息之需,同时也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云中下鸿雁,床下语蟋蟀”,通过鸿雁南飞和蟋蟀的鸣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黄花既已凋,田雀去何疾”,菊花凋零,田间的小鸟迅速离去,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更替的不可逆转性。最后,“人生无百年,上寿宁可必”,诗人发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指出人的寿命无法保证,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子有罗裳衣,曷不日鼓瑟”,诗人或许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乐趣与价值,提出疑问,是否应该每天弹奏乐器,享受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劳动与享乐的深刻思考。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栽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乞得身归荷圣时,登临筋力未全衰。
楚祠草合三叉路,隋寺苔侵半折碑。
孤店不妨乘月宿,扁舟频为看山移。
红尘冠盖真堪怕,还我平生白接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