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识后技无他,江左人材气象豪。
道理明时身自俯,见闻溢处趾空高。
由来识后技无他,江左人材气象豪。
道理明时身自俯,见闻溢处趾空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读史偶作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历史为鉴,通过对江南人才气度的描绘,表达对明理之士的敬仰和对自视过高者的批评。首句“由来识后技无他”暗示了历史中真正的才子并不依赖花哨的技巧,而是凭借真才实学;“江左人材气象豪”则赞美了江南地区人才的气概宏大,显示出一种昂扬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道理明时身自俯”进一步赞扬那些在世道清明之时,能谦逊地低下身姿,遵循道理的人,他们深知自己的位置和责任。而“见闻溢处趾空高”则批评那些见识广博却趾高气扬的人,他们的傲慢源自于对知识的浅薄理解,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
整首诗通过对比,寓含了对谦虚与骄傲两种态度的评价,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格修养和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
昔作君家妇,红颜如夭桃。
纺织供衣裳,针线为灯膏。
纤手力井臼,瘁极不言劳。
柔肠剌枳棘,何敢嫌糠糟。
黾勉相厥德,结发如同胞。
君名幸成就,妾意登云霄。
驾言妾颜色,端肃无丰标。
挥金置妖丽,珠玉明纤腰。
欢狎自成族,疏礼徒崇高。
历苦华艳谢,乃为群婢嘲。
十日不一顾,一顾已酕醄。
尸素自渐退,空房啼中宵。
寒衾枕蟋蟀,旦暮归蓬蒿。
妾身不足惜,君德在久要。
天抹微青,水皴细黛,西风作意凉侵。
袅袅层波,白鸥梦堕湖阴。
一年好景从头数,乍瞢腾、已到秋深。
最关情,几叠清笳,万户疏砧。
苍茫难认长堤树,只鬖髿瘦影,凄瑟空林。
霜冷乌篷,月珠摇荡波心。
沧江满目催诗思,怕诗成、清怨难任。
听寒潮,溉汩沙头,又转烟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