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其七》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其七》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

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世外的桃源景象,诗人以“一片桃花失武陵”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这里的“失武陵”,既是对桃花源的隐喻,也暗示了寻找与发现的过程,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避秦人已足嚣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世界的宁静与超脱,避开了秦朝的战乱与喧嚣,这里的人们得以享受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世外桃源与现实社会的差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后两句“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则转而描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场景。这里的“洞庭”不仅指地理上的洞庭湖,更象征着人生的广阔天地。诗人似乎在说,不必刻意去追寻远方的美景或理想,因为真正的美好就在身边,如同洞庭湖的满溢,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珍惜眼前,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八

危坐促弦弦转急,新愁旧恨难论。

秭归啼血到吴根。有楼皆蜃市,无地著桃源。

劫外琴书须位置,要他相守心魂。

少留清气在乾坤。珍珠休换字,金粉易成尘。

(0)

多丽.秋雨

碎秋心、断鸿残角疏砧。

更何堪、潇潇飒飒,黄昏付与秋霖。

问谁消、虫声四壁,知难醒、蝶梦重衾。

败叶阶前,孤桐井畔,丝丝浑似泪沾襟。

美人隔、红墙碧汉,尘世自晴阴。

重阳近、横空作暝,见说登临。

锁姮娥、浓氛惨结,西风消息侵寻。

费香添、猊薰恁热,兼露滴、鹤警还瘖。

变徵无端,移宫未稳,邻家铁笛入云深。

向此际、违寒避湿,菊酿索浓斟。

沧江晚、斜阳回首,恨满烟林。

(0)

角招.送宗湘文入都,即之官杭州

劝君去。伤心海上、孤琴又缓君住。峭帆催晚渡。

更酌酒杯,灯下深语。青春鬓缕。莫厌染、京华尘土。

十载江乡烽火。到楼阁五云中,忆哀鸿音否。应许。

桥题秀句。花围锦带,繫马扬州路。故人还寄旅。

待与重攀,津亭秋树。西泠梦阻。更不比、春波南浦。

后日相思甚处。怕零落、石矶边,闲鸥鹭。

(0)

忆秦娥

垂杨陌。绿阴蘸水烟痕湿。烟痕湿。

一湾城影,画桥双笛。桃花岸上人如织。

流莺久住都相识。都相识。斜阳船去,半湖春碧。

(0)

秋霁.嘉誉吴蜀乡南湖秋帆画卷

宵簟微凉,望向晓汀洲,晚柳颜色。

载酒游踪,读骚心事,远天雁程萧瑟。渡头雨歇。

绕船一片残荷碧。有影拂蘋棹、水楼娇燕已如客。

还念绮岁,未折连枝,秀盈南湖,题句清绝。

涴霞林、馀飔送响,随流商调向人咽。

横笛短箫浑寂寂。

便讨春去,一样薄醉孤吟,弄芳盟誓,祓愁将息。

(0)

蝶恋花

抹丽柔香新欲破。为卜团栾,暗数盈盈朵。

睡起鬓边低渐堕。镜前细整留人坐。

却换罗衣怜汗颗。不唤红儿,自启葳蕤锁。

一握鬟云梳复裹。半庭残日匆匆过。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