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
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
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世外的桃源景象,诗人以“一片桃花失武陵”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这里的“失武陵”,既是对桃花源的隐喻,也暗示了寻找与发现的过程,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避秦人已足嚣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世界的宁静与超脱,避开了秦朝的战乱与喧嚣,这里的人们得以享受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世外桃源与现实社会的差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后两句“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则转而描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场景。这里的“洞庭”不仅指地理上的洞庭湖,更象征着人生的广阔天地。诗人似乎在说,不必刻意去追寻远方的美景或理想,因为真正的美好就在身边,如同洞庭湖的满溢,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珍惜眼前,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感悟。
碎秋心、断鸿残角疏砧。
更何堪、潇潇飒飒,黄昏付与秋霖。
问谁消、虫声四壁,知难醒、蝶梦重衾。
败叶阶前,孤桐井畔,丝丝浑似泪沾襟。
美人隔、红墙碧汉,尘世自晴阴。
重阳近、横空作暝,见说登临。
锁姮娥、浓氛惨结,西风消息侵寻。
费香添、猊薰恁热,兼露滴、鹤警还瘖。
变徵无端,移宫未稳,邻家铁笛入云深。
向此际、违寒避湿,菊酿索浓斟。
沧江晚、斜阳回首,恨满烟林。
劝君去。伤心海上、孤琴又缓君住。峭帆催晚渡。
更酌酒杯,灯下深语。青春鬓缕。莫厌染、京华尘土。
十载江乡烽火。到楼阁五云中,忆哀鸿音否。应许。
桥题秀句。花围锦带,繫马扬州路。故人还寄旅。
待与重攀,津亭秋树。西泠梦阻。更不比、春波南浦。
后日相思甚处。怕零落、石矶边,闲鸥鹭。
宵簟微凉,望向晓汀洲,晚柳颜色。
载酒游踪,读骚心事,远天雁程萧瑟。渡头雨歇。
绕船一片残荷碧。有影拂蘋棹、水楼娇燕已如客。
还念绮岁,未折连枝,秀盈南湖,题句清绝。
涴霞林、馀飔送响,随流商调向人咽。
横笛短箫浑寂寂。
便讨春去,一样薄醉孤吟,弄芳盟誓,祓愁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