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老居士,拾橡巳经年。
诗思双柑减,禅宗五指传。
青腰飞玉女,霜掌削金天。
为问贤灵照,分甘若个先。
襄阳老居士,拾橡巳经年。
诗思双柑减,禅宗五指传。
青腰飞玉女,霜掌削金天。
为问贤灵照,分甘若个先。
此诗描绘了一位襄阳老居士的生活场景与精神境界。首句“襄阳老居士,拾橡巳经年”展现了一位年迈的居士在襄阳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以采集橡果为食,岁月悠长,生活平淡却充满自然之趣。次句“诗思双柑减,禅宗五指传”则揭示了老居士不仅生活于自然之中,更在心灵深处追求诗意与禅理的融合,诗思如同柑橘般丰富,禅宗的智慧如五指般清晰传递,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接着,“青腰飞玉女,霜掌削金天”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老居士周围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青色的腰肢仿佛是轻盈飞翔的玉女,霜白的手掌如同在金色的天空中削划,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也暗喻了老居士与自然和谐共处,心境如玉女般纯净,行动如霜掌般精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最后,“为问贤灵照,分甘若个先”表达了诗人对老居士智慧与德行的敬仰之情。贤者之光如同指引,分甘让利,不争先,不后退,体现了老居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品德。这不仅是对老居士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居士在自然与精神世界中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生活、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为欲看山助眼明,频占鹊喜报新晴。
春光已过三之一,尘世难逢四者并。
诗酒深情殊未适,肴蔬薄具亦频更。
终来不似西湖好,晴雨皆堪傍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