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七》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七》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珙璧衣冠十六传,更无一士死君前。

自惭重赵非九鼎,犹幸延韩更数年。

孟博囊头真自爱,杲卿钩舌要谁怜。

人间信有纲常在,万古西山皎月悬。

(0)
注释
珙璧:象征贵族的珍贵物品。
衣冠:指世代相传的家族地位。
十六传:历经十六代。
士:忠诚的士人。
重赵:肩负赵国重任。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的重要器物,这里比喻重责。
延韩:延续韩氏的统治。
孟博:历史人物,可能指孟尝君或类似的人物。
囊头:形容贫穷,头戴破旧的袋子。
自爱:自我尊重,坚守原则。
杲卿:历史人物,慷慨忠臣,如颜杲卿。
钩舌:比喻忠诚,言辞犀利。
要谁怜:期待有人理解或同情。
纲常:伦理道德,社会秩序。
西山:象征永恒或远方。
皎月:明亮的月亮。
翻译
珙璧衣冠传承了十六代,再没有一人英勇战死在君王面前。
我深感愧对赵国的重任,幸好还能延续韩氏的统治几年。
孟博虽贫穷但自爱如故,杲卿忠诚却无人理解。
人间确实有永恒的伦理道德,就像万古不变的西山明月高悬。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文学家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珙璧衣冠的传承,感慨于历代忠良之士虽身死心不变,而今之世更无一人能为国家赴死前行,从中可见诗人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忠良稀少的深切痛惜。

“自惭重赵非九鼎”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战国时期的重耳,感叹自己无法像古代的九鼎那样支持国家;“犹幸延韩更数年”则表达了对当时尚能苟延残喘、暂保江山的韩信、韩广等人的微小安慰。

接下来的两句,“孟博囊头真自爱,杲卿钩舌要谁怜”,通过历史上的忠良孟子和杲卿,强调了忠诚与正义之举不被世人理解的悲哀。这里“囊头”指的是孟子的高洁品行,“钩舌”则是杲卿宁死不屈的象征。

最后两句“人间信有纲常在,万古西山皎月悬”,诗人表达了对传统道德和文化根基的坚守信念,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期望。这里的“纲常”指的是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而“万古西山皎月悬”则是比喻永恒不变的真理与精神象征,宛如皎洁的月亮挂在西山之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吴又乐名父以先世橙斋公种菜图册见示敬和册中原韵.六首选四·其三

补衲庵荒曲径斜,年年丛桂发新芽。

楹书读遍三千卷,别有农书教艺瓜。

(0)

春兴八首·其四

鄂渚樊山控上游,大江难锁一春愁。

昌黎南海驯蛟鳄,博望西番贯斗牛。

三月正逢寒食节,百年端抱杞人忧。

刚携周易焚香坐,又见楼船上石头。

(0)

赠麦孺博二首·其二

寻常鲑菜浊醪陈,便尔匆匆过一生。

往事已随名世去,出门便有大江横。

狂言淩乱原无状,秋梦悠扬不计程。

只是迷津何处问,十年随例约归耕。

(0)

送灶二首·其一

栾车寓马列墙东,突不能黔亦报功。

自古传衣争媚汝,频年轹釜误而公。

三敲会见逢嵩岳,一膊终须送有穷。

从此不须忧有髻,醉扶六女酒颜红。

(0)

登烟雨楼

片帆冲雨入苍茫,隔雨楼台露夕阳。

万顷纹波围雉堞,一声柔橹和吴娘。

风流朱李遗文落,依约云庭昔梦长。

祇少四围山色好,为扶残梦到钱塘。

(0)

秘魔岩

余本栖霞者,卢师学大丹。

秘魔岩下路,翠袖拂云看。

山荔石楼结,海棠秋馆残。

遗碑披藓读,天宝字斑漫。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