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俊士初试竟日雨》
《俊士初试竟日雨》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英雄始战听鸣钟,清夜闻雷兴转浓。

笔下纵横云致雨,砚中变化雨乘风。

终朝淅沥添吾趣,千载文章荡此胸。

韩渚须臾传涨满,伫看鳄徙起蛟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在雨天中挥毫泼墨,尽情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诗中的“英雄始战听鸣钟”一句,以战争的激烈比喻文人的创作激情,鸣钟象征着开始,英雄则代表了诗人自己,他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场激战。接着,“清夜闻雷兴转浓”描绘了夜晚雷声大作,诗人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如同雷电般强烈。

“笔下纵横云致雨,砚中变化雨乘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纸上的创作过程,笔锋如云翻滚,墨水似雨飘洒,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终朝淅沥添吾趣,千载文章荡此胸”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即使整日沉浸在淅沥的雨声中,也乐在其中,仿佛千年的文章在心中激荡,激发了无限的灵感和激情。

最后,“韩渚须臾传涨满,伫看鳄徙起蛟龙”两句,运用了韩愈《石鼓歌》中的典故,韩愈曾在韩渚见到涨满的河水,预示着将有蛟龙出没。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一典故,暗示自己的创作如同河水般涌动,预示着将有不凡的作品诞生。整首诗通过对雨天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庆春泽.移居小龙坎柏树村,澄宇颇得友朋之乐,叔傥、鹰若、刚伯三君招饮席上,感赋此阕

春暖玉壶,杯传瑶席,东皇又到吟边。

星聚胜流,题襟都在花前。

高情未染缁尘也,问闲愁、可上吟笺。且留连。

诗鬓酒怀,未减当年。

幽居且卜山村好,便荷衣蕙带,纫佩兰荃。

空谷年年,足音时复跫然。

清言娓娓浑忘倦,喜音徽、犹似前贤。恨难蠲。

烟柳斜阳,目断晴川。

(0)

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

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

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

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

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

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

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

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0)

菩萨蛮

玉楼昨夜箫声歇。客中又到清秋节。睡起立多时。

六街灯火迟。凭栏休远眺。月是他乡好。

凉意入高斋。清风惊病怀。

(0)

高阳台.新历除日

竹叶沾唇,梅花点额,小窗帘幕深深。

酒熟茶香,能消几许光阴。

客中第一关情处,怕故山、猿鹤愁侵。怅而今。

独抱幽怀,欲寄微吟。

明朝道是新年好,祗风欺冻雀,雪压寒林。

那有春风,任他芳讯沉沉。

胡尘满眼沙场泪,望玉关、烽火惊心。恨难禁。

半壁江南,何处登临。

(0)

山间·其一

战攻人世界,隐我入山间。

且作耽诗癖,谁云运甓閒。

松杉生远影,风雨隔前湾。

天路遥看近,归云共鹤还。

(0)

题宁靖王斋壁

修得一间屋,坐来身与閒。

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

但得羁栖意,无嗟世路艰。

天人应共仰,愧我学题蛮。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