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
《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全文
清 / 陈家庆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

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

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

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

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

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

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

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沧桑变迁的感慨。

开篇“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以自然景象的衰败暗示历史的流逝,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氛围中。接着,“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描绘出一幅燕子恋旧巢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隐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脂水以情感,表达了一种无人欣赏、无人倾听的孤独与哀愁。接下来,“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则将目光转向历史名城南京的秦淮河畔,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这一句,借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世事无常的感慨。其中,“红妆季布”可能是指季布的红颜知己,用以象征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女性形象。

“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则以桃花比喻历史的变迁,桃花虽美,却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通过描述侯生(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文人)的晚年境遇,以及他通过新词唤起欢场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作为结句,以音乐与酒宴的场景结束全词,营造出一种悲凉而深沉的氛围,让人在享受艺术之美时,也不禁为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而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的深情回顾,以及对人生、历史、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家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句·其八

歌前日照梁,舞处尘生袜。

(0)

王良百一诗·其七十

有风切忌惊,角耳最为精。

汉椒并附子,相合耳中倾。

(0)

王良百一诗·其二十

担耳驼鬃项,虽然毛病殊。

更若兼鳌尾,有实不如无。

(0)

随日童谣

黻水竭,武井溢,此中当有圣人出。

(0)

法师升高座时咏

斋直道所务,妙品元始贵。

故设祖劫桥,广度诸民物。

尔曰设清斋,帐座罗五色。

天仙游诞上,五帝列方职。

功曹传符命,拥卫左右直。

我升龙舆座,玉梯附机息。

神霄助授护,天魔不举目。

五神不移动,披宣太上域。

(0)

颂·其三

初心未入道,不得闹浩浩。

钟声里荐取,鼓声里颠倒。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