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心原断百忧,益知身世两悠悠。
江亭独倚阑干处,人亦无言水自流。
一见心原断百忧,益知身世两悠悠。
江亭独倚阑干处,人亦无言水自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在江亭的阑干处,面对着缓缓流动的水景。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一见心原断百忧" 这句话表明,当诗人看到这片宁静的江水时,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随之一扫而空。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放松。
"益知身世两悠悠"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身"指的是个人的身体和生命,"世"则是指社会和世间万象。这里的"悠悠"一词,不仅形容时间的长久,也隐含着一种淡漠和超然的情感。
"江亭独倚阑干处" 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江边的亭子里,依靠在栏杆上。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与自然对话,与内心世界交流。
"人亦无言水自流" 这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到极点的情景。连旁观者都沉默不语,只有河水在不紧不慢地流淌。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即使是在最安静的时刻,生命和时间也不停止其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往往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安宁之所。
翻阅前言力著书,暮年尤惜日之馀。
倦从科第于荣宦,静养声明只燕居。
落落溪山空尔许,悠悠天地复何如。
伤嗟平昔琴尊地,常似亲承教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