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何来埏埴成,官窑不辨宋和明。
笑中正自疑义府,指处真堪讽蔡京。
陶犬瓦鸡恰宜伴,㿽鱼壁鼠漫须惊。
置于燥色牡丹侧,方识如丝正午睛。
动物何来埏埴成,官窑不辨宋和明。
笑中正自疑义府,指处真堪讽蔡京。
陶犬瓦鸡恰宜伴,㿽鱼壁鼠漫须惊。
置于燥色牡丹侧,方识如丝正午睛。
这首诗《瓷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瓷器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诗人通过“动物何来埏埴成”,巧妙地将瓷器的制作过程与自然界的动物相联系,展现了瓷器从泥土到艺术品的神奇转变。接着,“官窑不辨宋和明”一句,既赞美了瓷器的高超技艺,也暗示了其跨越时代的艺术传承。
“笑中正自疑义府,指处真堪讽蔡京”两句,运用了幽默与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瓷器上精细图案的欣赏,同时也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陶犬瓦鸡恰宜伴,㿽鱼壁鼠漫须惊”则进一步展示了瓷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无论是真实的动物还是虚构的图案,都在瓷器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最后,“置于燥色牡丹侧,方识如丝正午睛”将瓷器置于牡丹花旁,通过对比,突出了瓷器如同细丝般精致的质感,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熠熠生辉,完美地体现了瓷器作为艺术品的美学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瓷器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瓷器本身的美,更蕴含了对艺术、历史、自然以及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趋程苦行迟,遇景苦行速。
清晨发建阳,重雾若云簇。
载驰且一舍,始能豁我目。
清溪映明沙,茂树间修竹。
千山开且合,烟翠争相逐。
飞梁若垂虹,去艇如游鹜。
竟日抵瓯宁,应接难更仆。
人远意如何,良游偏恨独。
屏居谢人徒,朔风吹寒雨。
远树既盘纡,渫云亦交互。
愁鸱恋故林,隐豹谙长雾。
羃历川光昏,苍茫野火聚。
耳目暂无扰,閒情托豪素。
拙讷罢干时,赏心于此遇。
飞光忽我遒,咄咄岁云暮。
眷言采三秀,颓龄傥能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