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茅峰四绝句·其二》
《大茅峰四绝句·其二》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风吹天朗见秋毫,足力穷时所历高。

老子何曾烦一步,舆夫攀陟不辞劳。

(0)
注释
秋毫:极微小的事物,形容视野清晰。
足力穷时:体力耗尽的时候。
老子:这里指诗人自己,表示不需步行。
舆夫:驾车的人,这里指代抬轿夫。
攀陟:攀登、上升,形容山路崎岖。
不辞劳:毫不推辞,表示乐意承受劳累。
翻译
清风和煦,天气晴朗,连细微的事物都清晰可见。
当我们的体力耗尽,所走过的路依然显得很高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登高远望的场景,以轻盈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风吹天朗见秋毫”写出了秋日晴空下微风轻拂,万物清晰可见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心境的开阔与敏锐。接着,“足力穷时所历高”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在疲惫之时,通过攀登得以达到新的高度,象征着人生的困境中也能寻得超越与提升。

后两句“老子何曾烦一步,舆夫攀陟不辞劳”引用了老子的典故,老子原意为无为而治,这里却反其道而行,说老子并不需要亲自行走,而是由车夫费力拉车,暗喻自己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犹在,如同乘车观景,享受他人之力。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性的理解,即使身体力行不再,也能借助他人的力量继续前行,不失为一种智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登茅峰为载体,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出宋末元初文人陆文圭的独特视角和人生感悟。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锦岩夜月

千年古洞谁开辟,造化原无斧凿痕。

石上藤萝悬涧阔,林间花影拂栏干。

纸窗梦觉浑生白,午夜风清不计寒。

更喜高怀彭泽宰,携琴分赋碧云端。

(0)

偕程临文大观上座登望湖亭并此言别

微茫烟雨暗沙汀,千羽龙舟出渺冥。

归棹恰逢端午节,閒心一上望湖亭。

坐中好友难为别,薄暮骊歌不可听。

惆怅此心何所似,高秋曾否扣柴扃。

(0)

清远晚泊即事

绿杨带岸草如烟,三月晴光薄暮船。

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

戍楼画角催寒漏,贾客琵琶醉夜弦。

惟有老僧禅坐稳,独燃残烛荻洲边。

(0)

栖贤除夕

雪净高楼迥,灯明梵宇空。

山中犹记腊,世外亦成翁。

自惜壮心暮,徒嗟吾道穷。

敢云丘壑卧,足绍古人风。

(0)

出家日自嘲·其一

蹉跎到此竟何为,才撇尘缘万事宜。

已觉形容除俗态,任教颠倒落僧祇。

眼昏且喜经文大,鬓秃如藏腊序卑。

四十披缁谁谓老,只应精猛事吾师。

(0)

罗浮红鸟·其四

关塞辛勤累雪鸿,胭脂山下已成空。

仙桥不隔尘寰远,尽日高啼碧树中。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