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带岸草如烟,三月晴光薄暮船。
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
戍楼画角催寒漏,贾客琵琶醉夜弦。
惟有老僧禅坐稳,独燃残烛荻洲边。
绿杨带岸草如烟,三月晴光薄暮船。
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
戍楼画角催寒漏,贾客琵琶醉夜弦。
惟有老僧禅坐稳,独燃残烛荻洲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泊图景。首句“绿杨带岸草如烟”,以绿杨和岸边的草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轻盈飘渺的氛围,仿佛是烟雾缭绕在绿色之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三月晴光薄暮船”一句,将时间点定在了三月的傍晚,阳光柔和而不刺眼,船只静静地停泊在这样的环境中,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山寺的钟声悠远,穿过陂塘,传递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而临水的人家则在夜晚点亮灯火,既温馨又充满生活气息。这种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戍楼画角催寒漏,贾客琵琶醉夜弦。”这里通过戍楼的画角声和贾客的琵琶声,展现了边塞与商旅的生活情景,画角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琵琶声则在夜晚的寂静中回响,让人感受到不同人群的不同情感与生活状态。
最后,“惟有老僧禅坐稳,独燃残烛荻洲边。”这一句将视角转向一位老僧,他独自坐在岸边,点燃一盏残烛,静心修行。这不仅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平静、内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心灵之静,是一幅富有意境和深意的晚泊画卷。
玉龟山。东皇灵姥统群仙。
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閒。志萧然。
金城千里锁婵娟。
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
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
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争解绣勒香鞯。
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
瑶池近、画楼隐隐,翠鸟翩翩。肆华筵。
间作脆管鸣弦。宛若帝所钧天。
稚颜皓齿,绿发方瞳,圆极、恬淡高妍。
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
缥缈飞琼妙舞,命双成、奏曲醉留连,云璈韵响泻寒泉。
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渐绮霞、天际红深浅。
动归思、回首尘寰。烂漫游、玉辇东还。
杏花风、数里响鸣鞭。
望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
《戚氏》【宋·苏轼】玉龟山。东皇灵姥统群仙。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閒。志萧然。金城千里锁婵娟。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争解绣勒香鞯。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瑶池近、画楼隐隐,翠鸟翩翩。肆华筵。间作脆管鸣弦。宛若帝所钧天。稚颜皓齿,绿发方瞳,圆极、恬淡高妍。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缥缈飞琼妙舞,命双成、奏曲醉留连,云璈韵响泻寒泉。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渐绮霞、天际红深浅。动归思、回首尘寰。烂漫游、玉辇东还。杏花风、数里响鸣鞭。望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
https://shici.929r.com/shici/g3FJlyzk.html
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参差。
美人留采掇,玉鲔自扬鬐。
波澜日已浅,龟鳖日复滋。
虾蟆纵跳梁,得以缘其涯。
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
空有文字质,非无简策施。
仙鲤勿苦羡,宁将螷蛤卑。
徒剖腹中书,悠悠谁尔知。
聊保性命理,远潜江海湄。
泚泚曷足道,任彼蛙黾为。
漏屋檐生菌,临江树作门。
卷帘通燕子,织竹护鸡孙。
向夕微凉进,相逢故意存。
何当加我岁,从子问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