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断云冥冥,阴崖露滴池水清。
牧童投竿蛟龙怒,空山白日雷霆惊。
好事何人解寻觅,李生为我言历历。
安得健步上峥嵘,万里直见沧波横。
更凭猛手碎嵯峨,一径密绕青松多。
池旁是我安乐窝,近者青松远沧波,红尘溷溷如吾何。
天风吹断云冥冥,阴崖露滴池水清。
牧童投竿蛟龙怒,空山白日雷霆惊。
好事何人解寻觅,李生为我言历历。
安得健步上峥嵘,万里直见沧波横。
更凭猛手碎嵯峨,一径密绕青松多。
池旁是我安乐窝,近者青松远沧波,红尘溷溷如吾何。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听李深之说绿护屏圣池歌》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天风吹断云冥冥”以天风荡开乌云,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接着,“阴崖露滴池水清”写出了山崖间滴水入池,水质清澈见底,环境宁静。
“牧童投竿蛟龙怒”则引入了生动的意象,牧童的竹竿仿佛激怒了池中的蛟龙,增添了神秘和动态感。“空山白日雷霆惊”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即使在白天,空山之中也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暗示着池塘的不平凡。
“好事何人解寻觅,李生为我言历历”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李生的感激,因为李生能详细描述这些美景。“安得健步上峥嵘,万里直见沧波横”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身探索的愿望,渴望走过崎岖山路,一睹池塘的壮丽景色。
最后两句“更凭猛手碎嵯峨,一径密绕青松多”描绘了通往池塘的小路穿行于青松之间,显得曲折而幽深。诗人将自己理想的居所比喻为“池旁是我安乐窝”,远离尘世喧嚣,近处是青松,远处则是苍茫的水面,表达出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红尘纷扰的厌倦。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
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
浪何为而起于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于泥沙之里。
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
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
斗大孤山没处藏,斸取来支鼎铛脚。
胸中八九吞云梦,似此蹄涔亦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东东复东,指麾鱼鳖骑苍龙。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