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池四首·其三》
《秋池四首·其三》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朝衣薄且健,晚簟清仍滑。

社近燕影稀,雨馀蝉声歇。

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

露荷珠自倾,风竹玉相戛。

谁能一同宿,共玩新秋月。

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

(0)
注释
朝衣:古代官员上朝穿的礼服。
薄且健:轻薄而质地坚挺。
晚簟:晚上睡觉用的竹席。
清仍滑:凉爽且平滑。
社近:接近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燕影稀:燕子减少,意味着秋天临近。
雨馀:雨后。
蝉声歇:蝉鸣声停止,表示雨后天气转凉。
诗境:诗意的境界。
幽难说:深沉而难以言传的心情。
露荷珠:荷叶上的露珠。
自倾:自然滚落。
风竹玉相戛:风吹动竹子,竹叶相互撞击,声音如玉器相撞。
同宿:一起过夜。
共玩:共同欣赏。
新秋月:初秋的月亮。
暑退早凉归:夏天过去,早晚的凉意回归。
池边好时节:池塘边是赏景的好时光。
翻译
早晨的官服轻薄而硬挺,晚上的竹席清凉依然光滑。
接近社日,燕子的影子稀疏,雨后蝉鸣也渐渐停止。
悠闲中体会到诗的意境,这幽深的境界难以言表。
露水中的荷叶上,明珠般的露珠自动倾斜,风吹过竹林,竹叶碰撞如玉相击。
谁能与我一同留宿,共享这新秋的明月?
暑气消退,早早的凉意归来,池塘边正是好时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场景。开篇“朝衣薄且健,晚簟清仍滑”两句,从服饰和织物的质感上捕捉秋天的气息,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接着,“社近燕影稀,雨馀蝉声歇”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稀疏的燕子影像和雨后的蝉虫声响,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孤寂的氛围。这里的“社”可能指的是田野或村落附近的地方,这里的景象显示了秋天的萧瑟。

“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获得了灵感,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诗意。这种境界是通过诗人的内心体验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而生的。

“露荷珠自倾,风竹玉相戛”两句,以荷花和竹子的形象,描绘出秋夜中清凉的气息和生动的自然声响。这里的“露荷”指的是被露水滴湿的荷花,而“风竹”则是随着微风摇曳的竹子。

最后,“谁能一同宿,共玩新秋月。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知己共度美好夜晚的渴望。在秋天的凉爽气候下,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一起在池塘边享受清凉和明亮的新秋月光,这里透露出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二首·其五十五

云藏无缝袄,花绽不萌枝。铜壶漏静,玉户春熙。

敢问时人知不知。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

岁旧年新,夜暗昼明,未尝移易。

日迁月化,山青水绿,依旧寻常。

小尽二十九,大尽三十日,也是镇州萝卜,汉地生姜。

休咬嚼,没商量。

梅花纸帐一炉香,衲被蒙头春昼长。

(0)

志满上人

夫志在谦毋自满,勿以其长跨人短。

海因有量天亦聋,人未有德休恃聪。

君不见水涸山枯物憔悴,春暖风和蝶蜂至。

欲在丛林立此身,学以成其志。

(0)

颂古四首·其一

根寻到底得星儿,冷焰腾辉是此时。

拈一茎茅轻点著,不知烧杀五须弥。

(0)

无准禅师铸钟偈

通身只是一张口,百炼炉中衮出来。

断送夕阳归去后,又催明月上楼台。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十九

百不知,百不会。

似兀如痴,随群逐隧,谁云赵璧无瑕颣。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