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生深谷,脉脉含芳馨。
焉知涂上士,木槿同朝荣。
达人贵渊潜,岂用誇誉名。
中山有奇鸟,啾然凤皇鸣。
商风一夕至,毛羽空凋零。
猗兰生深谷,脉脉含芳馨。
焉知涂上士,木槿同朝荣。
达人贵渊潜,岂用誇誉名。
中山有奇鸟,啾然凤皇鸣。
商风一夕至,毛羽空凋零。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咏志二十首(其十七)》以兰花和木槿为象征,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首句“猗兰生深谷”描绘了兰花在幽深山谷中静静生长,散发出芬芳的气息,暗示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不求闻达的隐逸情怀。接下来,“脉脉含芳馨”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内在美和淡泊之志。
“焉知涂上士,木槿同朝荣”通过对比,指出世俗之人可能只看到眼前短暂的荣耀,而忽视了像兰花一样深藏不露的真正贤者。诗人认为,真正的达人懂得潜心修炼,而非追求表面的赞誉。
“中山有奇鸟,啾然凤皇鸣”运用凤凰的意象,寓言自己如同凤凰般高洁,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其鸣叫,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自我。
最后两句“商风一夕至,毛羽空凋零”,借商风的寒冷来比喻世态炎凉,暗示自己的才华可能在一时之间被忽视或贬低,但诗人坚韧不屈,不会因为外界的冷落而凋零自己的志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自我、追求内在价值的人格魅力。
春风舍人去,陆子叹以惊。
欲挽春使回,无奈布谷声。
春亦何负汝,旦暮声不停。
或谓布谷者,一气感使鸣。
春老自当去,微禽彼何情。
上天运四时,斗柄亦峥嵘。
奈何独私春,欲使久不倾。
南风吹众绿,一扫紫与赪。
此时岂不佳,乃尔怀不平。
勿作儿女态,起视东郊耕。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汝至微,沧波本自无危机。
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