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
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
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韩无咎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余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王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颜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作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抚掌》【宋·范成大】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https://shici.929r.com/shici/SNrls.html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对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的巧妙运用,通过对巫山神女瑶姬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历史典故的深入挖掘。首句“瑶姬家山高插天”描绘了瑶姬居住的山峰之高峻,给人以神秘之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经楚客”、“过岷峨”暗示了瑶姬与楚辞中的神女形象有所关联,如宋玉《高唐赋》中的神女。
诗人接着写到“是邪非邪莽谁识”,表达了对瑶姬真实性的怀疑,以及她隐居深山古庙的寂寥。瑶姬的生活状态被比喻为“暮去行雨朝行云”,象征其飘忽不定,令人难以捉摸。诗人又借“峡船一息且千里”形容巫山地理位置的偏远,以及“五两竿头见幡尾”暗示了过往船只的稀少。
在诗中,诗人还提到了“千年遗恨何当申”,暗指瑶姬与楚襄王的传说,以及“阳台愁绝如荒村”的凄凉景象。诗人将这些故事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如“后来饥客眼长寒”,表达了对后世误解的忧虑。最后,诗人以“天孙住在银涛许”引用牛郎织女的神话,再次强调神话与现实的交融,并以“尘间犹作儿女语”感叹人间情感的复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瑶姬的故事,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寓言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体现了范成大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