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通判王定国承议游竹西·其一》
《和通判王定国承议游竹西·其一》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流年忽忽又残春,策杖郊原肯厌频。

往古来今何足校,閒花幽草自争新。

旋开酒蚁成高会,共解名缰作逸民。

随处怡然真有味,不须千里忆吴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联“流年忽忽又残春,策杖郊原肯厌频”中,“流年”指时间的流逝,“残春”则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诗人手持拐杖,频繁地漫步在郊野,表达了他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颔联“往古来今何足校,闲花幽草自争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认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生老病死都显得微不足道,而自然界中的花朵与小草却以它们的新生与更替,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不朽。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人类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进行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颈联“旋开酒蚁成高会,共解名缰作逸民”则转而描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通过与友人共享美酒,诗人仿佛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酒蚁”可能是指酒杯中泛起的泡沫,象征着聚会的欢乐与轻松。

尾联“随处怡然真有味,不须千里忆吴莼”总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无论身处何处,只要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生活便充满了乐趣。这里提到的“吴莼”,是江南地区的一种食材,常用来比喻思乡之情。诗人说无需远行千里去怀念家乡的食物,因为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咏怀·其四

春光既明瞹,春露亦华滋。

瑶草生空山,馥郁何葳蕤。

良由裛群秀,所嗟非知希。

白日云为阴,何由鉴容辉。

相望各努力,王孙行且归。

好风入怀抱,可以发清徽。

(0)

院斋纳凉杂成·其四

去岁此方旱,地有千里赤。

江甸流饥民,淮关断沽舶。

米贵淮南时,正值我为客。

今春好雨阳,喜见收二麦。

新陈米未交,斗价尚三百。

又闻故乡田,多蝗土将石。

我家无负郭,更复艰朝夕。

居行两心悸,救贫少长策。

东南民易疲,岂任荒歉积。

中宵望天云,殷忧定何益。

(0)

题萧梅村茂才《山城守望图》·其一

身依戎幕守孤城,风露萧萧正五更。

刁斗无声旗鼓寂,双灯影里一书生。

(0)

九日壶园小集,补之广文以次孙宗衡报捷赋诗为贺,次韵和之·其二

每怀玉局领坡仙,喜结壶园翰墨缘。

四座欢欣风趣古,一年容易月轮圆。

到公贻厥无多力,中垒传经有几篇。

自笑松根犹未老,茯苓培护转殷然。

(0)

《桂林秋月图》,为郡伯曾佑卿太守作·其四

匡庐风月记前游,一道分明溯上流。

好展扶疏高树影,山河万里耀清秋。

(0)

岱孙幸膺乡荐,计偕北上,作此勉之·其二

家世业耕读,韬隐无光辉。

自我初发迹,未进止先知。

传经固所愿,似续惭谋贻。

母亦先人荫,茁此陔兰枝。

保世良未易,立身尤勉思。

瑶瑜虽美质,蝇污能玷之。

尔行事舟车,舟车盍鉴兹。

风帆把舵稳,顺轨按辔驰。

努力四方志,要不负男儿。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