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月》
《秋月》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古风

秋露盈盈似玉时,秋月明明照玉肌。

罗袂已惊入秋夜,薄帷长自鉴天涯。

翡翠楼空铅粉歇,鸳鸯带缓音尘绝。

此际牵帷似梦中,此时举头见明月。

可怜明月映心来,先照儿家玉镜台。

忽入罗帏披绣户,旋随花影没苍苔。

花枝弄月能轻薄,窥向雕栊侮离索。

日送韶英入摇落,夜掩金闺沈寂寞。

玉容如月本难愁,愁心如月讵能收。

请君试看西山月,夜夜乘秋下妾楼。

(0)
鉴赏

这首诗以秋月为引线,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露、秋月、罗袂、薄帷、翡翠楼、鸳鸯带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凄美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秋露盈盈似玉时”,以“秋露”开篇,用“盈盈”形容其饱满晶莹,仿佛是大自然的珍珠,与“玉时”相呼应,展现出秋夜的纯净与美好。接着,“秋月明明照玉肌”,将月光比作明亮的灯盏,照亮了万物,尤其是“玉肌”,暗示着月光下的肌肤如同玉石般温润,赋予了生命以美感。

“罗袂已惊入秋夜,薄帷长自鉴天涯”,通过“罗袂”的轻薄和“薄帷”的透明,展现了秋夜的凉意和深远,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遥远。接下来,“翡翠楼空铅粉歇,鸳鸯带缓音尘绝”,翡翠楼的空旷与铅粉的褪色,象征着往日繁华的消逝;鸳鸯带的松弛和音信的断绝,则表达了情感的疏远与失落。

“此际牵帷似梦中,此时举头见明月”,这两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通过“牵帷”和“举头”这两个动作,表达了主人公在现实中难以言说的情感,以及对远方或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可怜明月映心来,先照儿家玉镜台”,明月不仅照亮了外在的世界,也映照着主人公的心灵,预示着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与觉醒。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其一

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

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

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

从此登封资庙略,两河连海一时清。

(0)

赠欧阳明府

贤宰宰斯邑,政闻闾里间。

都缘民讼少,长觉吏徒闲。

帆落樽前浦,钟鸣枕上山。

回舟却惆怅,数宿钓鱼湾。

(0)

送韦书记归京

韦杜相逢眼自明,事连恩地倍牵情。

闻归帝里愁攀送,知到师门话姓名。

朝客半修前辈礼,古人多重晚年荣。

从来有泪非无泪,未似今朝泪满缨。

(0)

投李大夫

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

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

进取门难见,升沈命未知。

秋风夜来急,还恐到京迟。

(0)

送人归淝上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

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0)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惟帝忧南纪,搜贤与大藩。

梅仙调步骤,庾亮拂櫜鞬。

一室何劳扫,三章自不冤。

精明如定国,孤峻似陈蕃。

灞岸秋犹嫩,蓝桥水始喧。

红旓挂石壁,黑槊断云根。

滕阁丹霄倚,章江碧玉奔。

一声仙妓唱,千里暮江痕。

私好初童稚,官荣见子孙。

流年休挂念,万事至无言。

玉辇君频过,冯唐将未论。

庸书酬万债,竹坞问樊村。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