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韦书记归京》
《送韦书记归京》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韦杜相逢眼自明,事连恩地倍牵情。

闻归帝里愁攀送,知到师门话姓名。

朝客半修前辈礼,古人多重晚年荣。

从来有泪非无泪,未似今朝泪满缨。

(0)
翻译
韦杜二人相见眼神明亮,彼此间的关联加深了情感。
听说你要回到京城,我心中忧虑难舍,知道你到了师门,会讲述你的名字。
朝廷中的晚辈多尊敬前辈,古人尤其珍视晚年的荣誉。
一直以来,虽然也有泪水,但今日的泪水却如泉涌,挂满了帽带。
注释
韦杜:指韦某和杜某,可能是两位诗人的名字。
恩地:恩情深厚的地方。
牵情:情感相连。
帝里:京城。
师门:老师的住所或学术门派。
姓名:指代诗人的身份或成就。
朝客:朝廷官员。
前辈礼:对前辈的尊重礼仪。
晚年荣:晚年的荣誉和尊严。
泪满缨:泪水浸湿了帽带,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送韦书记归京》。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分离的情感。

"韦杜相逢眼自明"这一句,通过对比韦、杜二人的相遇,强调彼此间的情谊如同眼前明镜般清晰可见。"事连恩地倍牵情"则进一步说明了两人之间因共同经历而产生的深厚情感。

"闻归帝里愁攀送,知到师门话姓名"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开的消息感到忧虑,并且会在他的师门中提起这位友人的名字,以此来表明对他的思念和尊重。

"朝客半修前辈礼,古人多重晚年荣"则是说早晨的宾客虽然不多,但依旧保持着对前辈的敬礼。而古人往往更看重晚年的荣耀,这里可能在暗示诗人对于韦书记此次归去的期待和祝福。

最后两句"从来有泪非无泪,未似今朝泪满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之情感的强烈程度,虽然过去也有过流泪的时候,但今天的眼泪却是前所未有的。这里的“泪满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心中的哀伤和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之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荣耀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寄送王宪副敬美督学秦中

关门驱马镂银鞍,尺一依然柱后冠。

书掌四方周外史,地雄三辅汉长安。

儒宗经笥劳题版,弟子缁林列讲坛。

自昔河汾家学贵,风云须向二华看。

(0)

同方武选梁祠部黎司勋携酒过金舍人宅得新字

柳市南头可卜邻,若为策马傍风尘。

且从邺下刘公干,共访樊川杜舍人。

行散不妨供几杖,醉来谁许吐车茵。

甘泉万树商飙急,久客应怜白发新。

(0)

送牛虞部主铁冶蓟州

使者东行霜色繁,马头笳吹不胜喧。

孤城明月无终国,千树秋风古蓟门。

倚垒黄华开障塞,周阹白冶斥山园。

汉家金铁通关少,愿借前筹答帝恩。

(0)

送朱中郎子得守怀庆次其留别韵二首·其一

邸吏惊相报,朱郎佩郡章。

愿停今日骑,更进故人觞。

露冕太行碧,登楼浊浪黄。

和歌君又去,底事老华阳。

(0)

答豫草五宗侯五首·其三答魏甫

梦去愁江远,书来问陆沉。

全生樗树老,招隐桂丛深。

玉枕私鸿宝,铜盘近竹林。

酬君无尺素,先寄五游心。

(0)

十月桃

十月新尝内苑桃,雪中青颗满神皋。

曾看结子三千岁,归向君王乞斗醪。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