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鲙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鲙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题为《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诗中表达了对边关军事形势的关注和对国家高层的信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坚韧不屈的品格以及对于老病之态的自嘲。
首句“太原兵重压强胡”,描绘了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军事力量的强大,足以压制强悍的胡虏,展现了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军事实力。次句“莫对秋风忆鲙鲈”则以秋风和鲈鱼的典故,暗示诗人虽身处边关,但并未因思乡之情而动摇,表现出其忠于职守的决心。
第三句“万里天声扬紫塞”,“万里”形容地域辽阔,“天声”象征朝廷威望,意味着国家的声威远播至边塞,显示了国家的影响力。第四句“十年人望在黄枢”,“黄枢”指宰相府,表达了人们对朝廷中枢领导层的期待和信任。
第五、六句“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以松柏比喻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表达即使身处困境,也坚信自己的道路不会孤单,体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最后两句“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诗人自嘲为“病夫”,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为国家贡献智慧,如同老树在晚年依然可以提供荫庇,寓意着虽不能直接参与前线战斗,但仍能在后方发挥余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关豪情,又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自己品格的坚守,展现了范仲淹作为文臣的担当与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