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髣髴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髣髴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抚琴的场景,并通过琴声表达了对远古先人的怀念和景仰。"孤桐秘虚鸣",形象地描述了独自一枝竹叶间传来的琴音,既突出了音乐的清幽,也隐含了作者的心境—"朴素传幽真"则表明这种声音带给人一种纯净和真挚的情感体验。"髣髴弦指外,遂见初古人"中的"髣髴"形容琴声悠扬而又不失沉思,通过这样的音乐联想到了远古的先人,似乎能透过音符与之沟通。
接下来的"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更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意远"表达了心境的遥远和深沉,而"风雪苦"则是对古人生活艰辛的一种同情和赞美;"时来江山春"则是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抒写了时间流转带来的自然界的变迁。
最后两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描绘了一场还在进行中的盛大宴席和音乐会,但却透露出一种对复杂人世的困惑。"高宴"指的是这场宴席的奢华和热闹,而"未终曲"则表明音乐尚未结束;"谁能辨经纶"中的"经纶"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作者在问道,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敬仰、对远古先人的怀念,以及面对复杂社会时的困惑与思考。
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
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