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
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
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
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仰。诗人以“手疏谢明主”开篇,表明送别的人物是一位受到君主赏识的清廉官员;“腰章为长吏”,则强调其地位与威仪。
紧接着,“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一句,展示了官员离职时的盛况和准备工作,以及他即将启程的地点。下文“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则是对其行进过程中的景象描写,其中“按节”指的是依照规定或节奏前进,“清江响铙吹”则营造了一种军队行动时的庄严氛围。
最后两句,“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通过对山川形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官员的敬意和对其所守之地的赞美。其中“露冕”指的是山峰在晨雾中渐渐显现,“三吴”则是古时对今江苏一带的称呼,这里泛指江南水乡之美;“方知百城贵”,则是说通过这位官员的守护,才真正认识到这些城市的重要性和价值。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是一篇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南方霜露多,虽寒雪不作。
北归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麦敢嫌薄。
今年陈宋灾,水旱更为虐。
闭籴斯不仁,逐熟自难却。
饥寒虽吾患,尚可省盐酪。
飞蝗昨过野,遗种遍陂泺。
春阳百日至,闹若蚕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尽鱼跃。
美哉丰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儿具樽酒,对妇同一酌。
误认屋瓦鸣,更愿闻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