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杀麦二首·其一》
《杀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麦幸十分熟,雨过三日霪。

初晴尚未伏,半夜卷重阴。

细筑场无隙,轻推磨有音。

惊闻诸县水,一晒直千金。

(0)
注释
麦幸:丰收的麦子。
熟:成熟。
雨过:雨停。
三日霪:连续三天阴雨。
初晴:刚放晴。
尚未伏:炎热还未到来。
半夜:深夜。
卷重阴:卷起厚重的乌云。
细筑场:精心平整场地。
无隙:没有空隙。
轻推磨:轻轻推动石磨。
有音:发出声音。
诸县:邻近各县。
水:雨水。
一晒:一次晾晒。
直千金:价值千金。
翻译
麦子熟透了,雨后连下了三天阴雨。
刚刚放晴,炎热还未到来,半夜却又有厚重乌云笼罩。
仔细平整打谷场,没有一点空隙,轻轻推动石磨,发出低沉的声音。
突然听到邻县传来消息,因雨水过多,稻米需要晾晒,价值瞬间倍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杀麦二首(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麦收时节的场景。"麦幸十分熟"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雨过三日霪"则暗示了之前的连绵阴雨可能给麦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初晴尚未伏,半夜卷重阴"描绘了天气的反复,白天刚放晴,夜晚又转为阴沉。

"细筑场无隙"写出了农民们抓紧时间平整麦场的忙碌,"轻推磨有音"则通过推磨声展现了农事的繁忙和收获的节奏。最后两句"惊闻诸县水,一晒直千金"揭示了麦子晾晒的重要性,一场大雨可能导致麦子因未能及时晾晒而损失惨重,烘托出农人对天候变化的敏感和对粮食价值的深刻认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丰收的不易,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规律和生活智慧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刘谏议祠

皂囊青史漫传名,白日黄泉气未平。

自古国亡缘宦者,可怜身没尚书生。

荒阡草长妖狐出,旧驿风寒劣马行。

一自德陵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

(0)

忆秦娥

珠帘揭,东君欲别莺声咽。

莺声咽,乱堆柳絮,平铺荷叶。

玉人午梦残妆怯,落花愁杀双飞蝶。

双飞蝶,可怜风雨,送春时节。

(0)

双双燕.秋日过横山堂

披蓬探隐,到幽草溪头,碧阴山曲。

竹韵松姿,媚却吟眸诗腹。

是处翠峰成簇,更新秋、雨凉如沐。

深林宛转芳禽,浅涧琤琮漱玉。孤独,简编娱目。

有纫佩芳兰,供餐茂菊。藤床闲憩,梦入华胥应乐。

好是月明帘轴,恰一枕、清酣睡足。

小小花童低报,瓦鼎烹茶刚熟。

(0)

临江仙

曹载信来访山中,偕饮溪上酒家小市桥横堪系马,双溪水暖浮鸥。

青帘风亚酒垆头。垂杨当户牖,芳草带烟流。

千里故人鸡黍约,百钱挂杖登楼。

竹林把臂及春游。休嗟逆旅客,且作醉乡侯。

(0)

寄黄钟梅比部

芙蓉双阙散晨褷,遥忆仙郎寓直归。

风度莺声过御苑,青分柳色上朝衣。

开帘清署文流集,点笔闲窗春鸟啼。

为念故人频问讯,析津南望有鸿飞。

(0)

步虚词二首·其二

彩霞琪树共氤氲,七色班虬驾鹤群。

玉佩冷摇沧海月,霓裳晴带绛霄云。

碧桃花绽春方永,金鼎丹成火自焚。

清夜朝元向天阙,空歌声在始清闻。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