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琪树共氤氲,七色班虬驾鹤群。
玉佩冷摇沧海月,霓裳晴带绛霄云。
碧桃花绽春方永,金鼎丹成火自焚。
清夜朝元向天阙,空歌声在始清闻。
彩霞琪树共氤氲,七色班虬驾鹤群。
玉佩冷摇沧海月,霓裳晴带绛霄云。
碧桃花绽春方永,金鼎丹成火自焚。
清夜朝元向天阙,空歌声在始清闻。
这首明代肃靖王的《步虚词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仙气缭绕的仙境景象。首句“彩霞琪树共氤氲”,以瑰丽的彩霞和奇异的琪树交织出一片迷蒙的氤氲氛围,展现出神秘而奇幻的世界。次句“七色班虬驾鹤群”进一步描绘了仙人乘着七色彩虹般的龙或鹤群飞翔,寓意超凡脱俗的仙姿。
“玉佩冷摇沧海月”写仙人的玉佩在月光下闪烁,带来清冷的美感,暗示着仙人的高洁与不食人间烟火。“霓裳晴带绛霄云”则描绘了仙子身着霓裳,其飘逸之态仿佛带动了晴空中的云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碧桃花绽春方永”借碧桃花的盛开象征永恒的春天,寓意仙界岁月长驻。“金鼎丹成火自焚”暗指修炼仙丹的过程,虽有烈火焚烧,但最终炼成仙丹,象征着修行者的坚韧与牺牲。
最后两句“清夜朝元向天阙,空歌声在始清闻”描绘了仙人在清寂的夜晚向着天宫朝拜,空灵的歌声回荡,显得庄重而神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修仙理想的追求。
东山多秀色,之子擅其英。
世业工文史,时名并弟兄。
高台怀索骏,灌木听求莺。
四壁凌云气,三冬映雪情。
有时然太乙,何日谪长庚。
渐展垂天翼,还传掷地声。
谈应高碣石,价已重连城。
岁月嗟投笔,风尘笑请缨。
腰间双剑在,赠尔驾长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