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劈山倾,孤舟与浪争。
逆飞天地肃,捷出鬼神惊。
至险追前载,终身愿太平。
不然忠孝理,值此各何情?
巨浪劈山倾,孤舟与浪争。
逆飞天地肃,捷出鬼神惊。
至险追前载,终身愿太平。
不然忠孝理,值此各何情?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巨浪劈山倾”展现了汹涌澎湃的海浪冲击山崖的震撼画面,比喻人生的艰难险阻。次句“孤舟与浪争”,以孤舟象征诗人的坚韧不拔,与巨浪对抗,显示出其不屈的精神。
“逆飞天地肃,捷出鬼神惊”进一步刻画了诗人面对困境的英勇姿态,仿佛逆风飞翔,超越常规,令天地为之肃穆,鬼神也为之惊叹。接下来,“至险追前载,终身愿太平”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最危险的境地,也追求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他的理想主义情怀。
最后两句“不然忠孝理,值此各何情?”诗人反思,如果不能实现太平盛世,那么忠诚和孝道在这样的乱世中又该何去何从?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道德坚守和对社会理想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具有鲜明的元代诗歌特色。
朝踏长安尘,暮倾渭城酒。
风流赵集贤,画马当折柳。
晚凉池上洗马归,圉人控鞍不受羁。
此马自是玉龙种,想见明窗貌得时。
题诗人物不可作,北雁南云总离索。
旧游回首二十年,今日重看宛如昨。
春尽江头生绿波,春山满眼故人多。
惟有当时陶令在,奈此萧萧白发何!
君不见苏秦昔上秦王书,嫂不下机妻不炊。
青灯长夜股流血,黄金六印何累累。
又不见陶渊明,富贵视之鸿毛轻。
腰宁不折五斗米,归来篱菊秋盈盈。
周君妙年江海客,几度吴花醉中摘。
蒲帆半幅风飕飕,长啸一声江月白。
我家亦在蒲海头,此时春酒浓如油。
堪怜千里尚飘泊,恨不共买东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