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七》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七》全文
唐 / 上官婉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

漱流清意府,隐几避嚣氛。

石画妆苔色,风梭织水文。山室何为贵?

唯馀兰桂熏。

(0)
注释
放旷:豪放不羁的态度。
烟云:比喻尘世的纷扰。
萧条:这里指性情孤高,不喜热闹。
不群:与众人不同,特立独行。
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清净身心。
意府:心灵的深处或居所。
隐几:靠着几案休息,引申为闲适的生活态度。
嚣氛:喧嚣的气氛或污染。
石画:岩石上自然形成的图案,如青苔覆盖。
妆:装饰,这里指自然形成的样子。
苔色:青苔的颜色,代表自然之美。
风梭:风像织布的梭子一样穿梭。
织水文:在水面上形成波纹,如同织物的纹理。
山室:山中的居室,指隐居的地方。
何为贵:为何显得珍贵。
兰桂:兰花和桂花,象征高洁和芬芳。
熏:弥漫,指香气四溢。
翻译
他豪放不羁,如同超出尘世的烟云,
性情孤高,自然与世俗人群不同。
以清泉漱口,净化心灵的居所,
靠着几案闲坐,避开尘世的喧嚣污染。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独立自在境界的向往。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 这两句写出了山中的宁静与孤独,"放旷"指的是开阔的景致,而"萧条"则形容树木稀疏,这里表达了诗人脱离喧嚣、归隐自然的情怀。

"漱流清意府,隐几避嚣氛。" 这两句中,"漱流"指的是清澈的溪水,而"清意府"则是心灵的居所,表明诗人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寄托。"隐几避嚣氛"则写出了诗人通过隐居来逃避世间纷扰的心情。

"石画妆苔色,风梭织水文。" 这两句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象,其中"石画妆苔色"形容石壁上苔藓的颜色,而"风梭织水文"则是风吹过水面所形成的波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山室何为贵?唯馀兰桂熏。"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珍视,以及对高洁、自在境界的追求。在这里,只有幽香四溢的兰花和桂花才是山中宝贵之物,暗喻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自我实现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朝代:唐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市)。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
猜你喜欢

独钓

高兴一丝在,清风万古长。

不为周吕望,愿似汉严光。

天下皆秋雨,山中自夕阳。

后来有孺子,终久辨沧浪。

(0)

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其一

山林朝市两相忘,寂寂幽居兴味长。

雨过竹侵书帙净,风轻花落砚池香。

三杯卯酒醉未醉,一枕午窗凉更凉。

人境结庐元不俗,渊明何必定柴桑。

(0)

黄陵庙

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

鹧鸪一声在何许,黄陵庙前烟霭深。

丹青欲画无好手,稳提玉勒况今久。

马蹄不为行客留,心挂长林屡回首。

(0)

棋盘山

山顶仙翁一局棋,不知人世几推移。

玉枰石座今存否,空使朝猿暮鹤悲。

(0)

瑞香两首·其二

低欠阑干护绿云,紫苞寒褪暖敷英。

服膺不下南枝拜,应使馀香误得名。

(0)

白鹿讲会次卜丈韵

宫墙芜没几经年,祇有寒烟锁涧泉。

结屋幸容追旧观,题名未许续遗编。

青云白石聊同趣,霁月光风更别传。

珍重个中无限乐,诸郎莫苦羡腾骞。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