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兜来,难撇去。相忆分明,相对无言语。
帘际微风花外雨。眼底深杯,不解心头苦。
说无端,还有据。何必当初,何在今生遇。
山上蘼芜山下路,镜里遥山,只觉青如缕。
蓦兜来,难撇去。相忆分明,相对无言语。
帘际微风花外雨。眼底深杯,不解心头苦。
说无端,还有据。何必当初,何在今生遇。
山上蘼芜山下路,镜里遥山,只觉青如缕。
这首《苏幕遮》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体验与复杂心理的细腻刻画。
首句“蓦兜来,难撇去”以口语化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突然降临与难以摆脱的状态,仿佛情感如同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人无法轻易挣脱。接下来,“相忆分明,相对无言语”,则进一步揭示了情感的深刻与微妙,即使两人相对,却因情感的复杂而无从言表,只能默默相望,情感的深度与难以言喻的痛苦跃然纸上。
“帘际微风花外雨,眼底深杯,不解心头苦。”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微风轻拂帘幕,窗外细雨绵绵,室内深杯独饮,却难以化解内心的忧伤与痛苦。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挣扎。
“说无端,还有据。何必当初,何在今生遇。”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无论是无端的情感波动还是特定的相遇,都似乎有着某种必然性或因果关系。诗人追问“何必当初”,是对过往选择的质疑,而“何在今生遇”则表达了对当前命运的感慨。这种反思与自问,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轨迹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命运的探索。
最后,“山上蘼芜山下路,镜里遥山,只觉青如缕。”这一句以自然景观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深远与持久。蘼芜生长于山上,象征着情感的坚韧与不易被摧毁;山下的路,则暗示了情感之路的漫长与曲折。而“镜里遥山,只觉青如缕”则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邃与难以触及,犹如镜中之景,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青色,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苏幕遮》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情感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诘旦行春上苑中,凭高却下大明宫。
千年执象寰瀛泰,七日为人庆赏隆。
铁凤曾鶱摇瑞雪,铜乌细转入祥风。
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凰飞。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