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和鲁如晦酴醾二首·其一》
《点绛唇.和鲁如晦酴醾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一撮檀心,春来还对东君吐。莫随春去。

我欲花间住。燕子衔泥,似向吾人诉。烦相语。

九龄风度。流落今何处。

(0)
注释
檀心:檀香之心,比喻人的纯洁或高雅的心灵。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象征春天和生机。
花间:花丛中,形容优美宁静的环境。
燕子:春天常见的鸟类,常被视为报春的使者。
九龄风度:形容一个人年幼时的风采。
流落:飘泊,流浪。
翻译
一撮檀香之心,在春天里依然向着东方之神吐露。不要随着春天一同消逝。
我希望能住在花丛中。燕子衔着泥土,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请告诉我详情。
他像九岁的风采,如今流落在何方。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花事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追思。诗中“一撮檀心”可能指的是用手捧起的花瓣或香料,春风吹拂之下,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莫随春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不居的留恋之情,不愿看到美好的景象随风而去。"我欲花间住"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愿望,想要永远停留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燕子衔泥"描绘的是燕子衔土筑巢的情形,而“似向吾人诉”则是说这些小动物似乎也在向人类倾诉着什么,这里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皆有语言的感慨。

最后两句"烦相语。九龄风度。流落今何处"中的“九龄”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期或事件,而“风度”则是形容词,描述了一种高雅脱俗的气质。“流落今何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珍视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送彭伴读复任

藩府旧仙郎,居官鬓已苍。

晨兴时伴读,朝退谩徜徉。

残雪皆征路,寒山总异乡。

平生遂良愿,长得事贤王。

(0)

宗能寓夏氏馆暑夜以诗招之

故人清话类清标,清似清风月下飘。

不及清风能自至,故人须待寄诗邀。

(0)

和钝庵吊乐庵龙洲莲峰半山四古墓·其一

白头村妪白头翁,盛事惊看在眼中。

可惜一抔江上土,野花黄蝶领春风。

(0)

俗礼歌五首·其五莫传彩

莫传彩,莫传彩,两席相传礼安在。

媒婆前引伴婆随,传入洞房齐喝采。

人家娶妇在传家,不在容颜如舜华。

前席舒开后席卷,呼作龙须徒尔夸。

呜呼新郎有彩莫铺地,留制斑衣老来戏。

(0)

过大名

古郡荒凉半水波,昔贤名迹亦何多。

沙丘望断秋风冷,荷芰飘摇满御河。

(0)

坡南草堂

草堂新筑海东头,占得坡南景物幽。

桑叶遮门春雨暗,豆花垂径夕阳秋。

角巾醉后骑黄犊,拄杖闲来看白鸥。

却忆昔年游览处,芙蓉两岸照行舟。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