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趣十二首·其五》
《幽趣十二首·其五》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幽趣无人会,池塘又吐青。

云间万里客,竹下一门扃。

空翠侵书帙,飞花入草亭。

杖藜寻柏子,慢火待馀馨。

(0)
翻译
幽深的乐趣无人能理解,池塘又开始泛出青色。
天空中的旅人行过万里,竹林小屋紧闭着门窗。
清新的翠绿渗透进书卷,飞舞的花瓣飘进草亭。
我拄着藜杖寻找柏子,慢慢燃起小火等待余香。
注释
幽趣:幽深的乐趣。
无人会:无人能理解。
池塘:水塘。
吐青:泛出青色。
云间:天空中。
万里客:远行的旅人。
竹下:竹林之下。
一门扃:门户紧闭。
空翠:清新的翠绿。
书帙:书卷。
飞花:飞舞的花瓣。
草亭:草木围绕的小亭子。
杖藜:拄着藜杖。
柏子:柏树籽,可能指禅修者食用。
慢火:小火慢煮。
鉴赏

这首宋诗《幽趣十二首(其五)》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句“幽趣无人会”,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这份隐逸之趣,却无人能共享的心情。接着,“池塘又吐青”以池塘边新绿的生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

“云间万里客,竹下一门扃”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己比作在云端游历的远行者,寓言式地表达内心的孤独与超然,而竹林小门紧闭,更显隐居生活的封闭与宁静。

“空翠侵书帙,飞花入草亭”通过“空翠”和“飞花”两个意象,描绘了自然之美侵入书卷和草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读书时的闲适与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杖藜寻柏子,慢火待馀馨”则描绘了诗人手持藜杖,漫步寻找柏子(一种香料),悠闲地准备慢慢烧火,享受这份宁静与香气,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隐居生活图景,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幽趣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沙鲲渔火

连冈相接聚沙汀,掩映渔舟点点萤。

风定碧波明远火,光摇寒影落疏星。

莫疑沧海鲛人泪,翻讶乾坤柳絮萍。

惊起苍龙眠不稳,欲燃犀角烛奇形。

(0)

蟹菊

玉爪金螯品自仙,无肠新样占篱边。

此花堪拟经纶饱,披甲拳丁战雪天。

(0)

玉山远眺

结伴登山作胜游,三峰绝顶雪盈头。

四围景色双眸豁,千里风光一览收。

列岫蜿蜒云作障,长洋浩淼水如沟。

登临泰岱浑无异,眼界真堪隘九州。

(0)

雨后和张待御韵

霢霂郊原四月中,麦黄禾碧兆年丰。

衙斋拈韵閒星使,蔀屋腾欢颂雨工。

周泽已闻沾处处,重云犹为护芃芃。

长吟洒润飞甘句,乐意相关尔我同。

(0)

西屿落霞

远浦夕阳一屿西,锦霞流影与山齐。

千重绮布天边幔,五彩裳拖海上霓。

孤鹜斜飞横碧渚,轻艭稳渡拟丹梯。

遥瞻暮霭添诗思,好把云笺綵笔题。

(0)

暴雨叹

暴雨山头落,排山水势恶。

上流勿与争,少立待其涸。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