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芭蕉》
《芭蕉》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萧然长衲绿衫翁,听雨勾风事事中。

大叶尽胜摩诘雪,高花?定美人红。

即陪霜露秋墙委,亦伴椒脂粉壁空。

一样连宵明月影,今朝先缺两三丛。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以“芭蕉”为题,描绘了诗人对芭蕉的独特情感与深刻感悟。

首句“萧然长衲绿衫翁”,以“长衲绿衫翁”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穿着绿色僧衣、神情淡泊的老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萧然”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老者的孤寂与清冷。接着,“听雨勾风事事中”一句,将老者置于自然之中,无论是听雨还是感受微风,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禅意。

“大叶尽胜摩诘雪,高花?定美人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芭蕉的大叶比作雪,高花比作美人之红,既赞美了芭蕉的生机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里,“摩诘雪”暗指王维的画作,通过这样的比喻,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即陪霜露秋墙委,亦伴椒脂粉壁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芭蕉在不同季节中的形态,无论是霜露下的秋墙,还是粉壁间的寂静,芭蕉都能与之和谐共存,展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一样连宵明月影,今朝先缺两三丛”两句,通过明月的光影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芭蕉虽美,却也难逃自然规律的更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芭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其二

台省留身凡几岁,江湖得郡喜今行。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

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旆綵船狞。

到家应有壶觞劳,倚赖比邻不畏卿。

(0)

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0)

草堂吟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0)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0)

初冬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0)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

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