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閤檐铃弄响沉,短墙花树落英深。
体胖岂向钱名癖,性洁何须水号淫。
鄙矣卞侯投璞玉,贤哉韦相少籯金。
前阶月冷帘风淡,忽悟箪瓢乐可寻。
小閤檐铃弄响沉,短墙花树落英深。
体胖岂向钱名癖,性洁何须水号淫。
鄙矣卞侯投璞玉,贤哉韦相少籯金。
前阶月冷帘风淡,忽悟箪瓢乐可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幽静之所的生活情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小閤檐铃弄响沉”,以檐铃的轻响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接着,“短墙花树落英深”一句,通过落花的景象,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体胖岂向钱名癖,性洁何须水号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和名誉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精神的纯净与高洁。他不为金钱名利所动,也不需外在的清白来证明自己的高尚,体现了诗人独立的人格魅力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鄙矣卞侯投璞玉,贤哉韦相少籯金”运用典故,对比卞和献玉而被误解的悲剧与韦相不贪财的美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利的不屑。
最后,“前阶月冷帘风淡,忽悟箪瓢乐可寻”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台阶、微风吹动帘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此领悟到,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找到快乐,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老矣坡仙,一霎朝云,秋床竟空。
叹哀蝉促柱,芳韶苒苒,离鸾回枕,好梦悤悤。
怨结燕兰,恨摧湘蕊,受尽缠绵药裹中。
相思泪,有裙芜蝶紫,蜡桂鹃红。伤心谁貌惊鸿。
算祗少沈檀小象供。
忆病蚕丝褪,宽消腕玉,愁蛾黛蹙,瘦怯眉峰。
来日大难,他生未卜,除是依稀海上逢。
徘徊久,怅衙香一炷,尘苑千重。
碧将山断,红带霞分,登临何限沾衣。
醉后羊昙,西园处处花飞。
芳洲已无杜若,便涉江、欲采贻谁。
还解佩,甚楚兰盈把,都化相思。
怕听黄垆碎语,几夜窗秉烛,惊梦犹疑。
旧隐鸥边,如今应怅人非。
飘零坠梅怨曲,尚泠泠、海上心期。
愁更远,抚霜鸿、弹断素徽。
横塘路。还是戏蝶穿花,乱莺辞树。
年年香陌东城,断肠总在,天涯尽处。黯吟伫。
惆怅谢堂栖燕,旧窥帘户。
衣篝尚惜残薰,乍寒乍煖,春禽弄语。
容易韶光轻老,海棠如绣,杨花飘舞。
年少坠欢题笺,红泪应故。伤高纵目,愁诵兰成句。
凭谁问、凌波缥缈,双鸳娇步。梦逐行云去。
恨春掇送,无聊意绪。霜发缘千缕。
沈醉醒、潇潇黄昏疏雨。小园竟日,一池萍絮。
撒手归穹岱。猛回头、椿庭隐约,琼楼槛外。
引动离情悲萦目,只得佯佯不睐。
早满腹、伤心低黛。
欲向瑶池消瘴浊,忽氤氲、绕户仙云霭。
神异处,费人解。曾言岛主归班快。
怎情牵、纷然扰攘,桑田沧海。
更看清瓶能济世,折得杨枝遍洒。
想天上、孺心常在。
梦入萱闱频慰藉,每乘风、栩栩庭前彩。
拨尘雾,娱亲迈。
曲曲红桥垂柳树。垂柳如烟,画出鸳鸯浦。
记得那人花里住。银筝弹落桃花雨。
一笑眉尖春意露。悄约来宵,月底修箫谱。
不信閒莺容易妒。量珠千万依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