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还是戏蝶穿花,乱莺辞树。
年年香陌东城,断肠总在,天涯尽处。黯吟伫。
惆怅谢堂栖燕,旧窥帘户。
衣篝尚惜残薰,乍寒乍煖,春禽弄语。
容易韶光轻老,海棠如绣,杨花飘舞。
年少坠欢题笺,红泪应故。伤高纵目,愁诵兰成句。
凭谁问、凌波缥缈,双鸳娇步。梦逐行云去。
恨春掇送,无聊意绪。霜发缘千缕。
沈醉醒、潇潇黄昏疏雨。小园竟日,一池萍絮。
横塘路。还是戏蝶穿花,乱莺辞树。
年年香陌东城,断肠总在,天涯尽处。黯吟伫。
惆怅谢堂栖燕,旧窥帘户。
衣篝尚惜残薰,乍寒乍煖,春禽弄语。
容易韶光轻老,海棠如绣,杨花飘舞。
年少坠欢题笺,红泪应故。伤高纵目,愁诵兰成句。
凭谁问、凌波缥缈,双鸳娇步。梦逐行云去。
恨春掇送,无聊意绪。霜发缘千缕。
沈醉醒、潇潇黄昏疏雨。小园竟日,一池萍絮。
这首《瑞龙吟》是张尔田先生对春日离别的感慨之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情感的流转。
开篇“横塘路”,以横塘之景引入,戏蝶穿花,乱莺辞树,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接着“年年香陌东城”一句,将时间的流转与地点的转换巧妙结合,引出“断肠总在,天涯尽处”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
“黯吟伫”三字,点明了诗人独自站立、沉思的状态,与“惆怅谢堂栖燕,旧窥帘户”相呼应,通过燕子的回归与往昔的对比,更增了几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哀愁。
“衣篝尚惜残薰,乍寒乍煖,春禽弄语”几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气息与声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春日的温暖与寒冷交替,如同人生的起伏不定;春禽的鸣叫,既是自然界的生动表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容易韶光轻老,海棠如绣,杨花飘舞”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将海棠的美丽与杨花的飘散,比喻为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
“年少坠欢题笺,红泪应故”两句,回忆起年轻时的欢乐与泪水,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伤高纵目,愁诵兰成句”则直接抒发了面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忧伤之情,引用兰成(即庾信)的诗句,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
最后,“凭谁问、凌波缥缈,双鸳娇步。梦逐行云去。恨春掇送,无聊意绪。霜发缘千缕。沈醉醒、潇潇黄昏疏雨。小园竟日,一池萍絮”几句,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离别后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梦境中的轻盈与现实中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而“霜发缘千缕”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瑞龙吟》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