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轩来晚照,落叶益纷纷。
古径行人少,荒斋归鸟闻。
寒云依渚静,绿水向田分。
独步兹何缓,萧骚意不群。
山轩来晚照,落叶益纷纷。
古径行人少,荒斋归鸟闻。
寒云依渚静,绿水向田分。
独步兹何缓,萧骚意不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独自漫步在荒凉斋舍周围的景象。首句“山轩来晚照”以“山轩”为背景,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山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落叶益纷纷”一句,通过落叶的密集飘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时间的流逝。
“古径行人少,荒斋归鸟闻”两句,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更为微观的场景。古旧的小径上人迹罕至,只有归巢的鸟儿的鸣叫声在空中回荡,增添了孤独与寂静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空旷,也暗示了心灵世界的孤寂。
“寒云依渚静,绿水向田分”则将视角拉高,描绘了一幅天空中寒云低垂,静谧地依附于岸边,而清澈的溪水则流向田野的画面。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隐含着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独步兹何缓,萧骚意不群”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可能在享受这份孤独带来的宁静与自由;另一方面,也可能在思考人生、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展现出明代文学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东风吹林杨柳长,依依袅袅迷横塘。
密叶藏春莺语早,飞花扑地燕衔忙。
塘中水添时雨足,飏绿浮青近华屋。
屋底閒人醉出游,桂棹兰桡泛深曲。
坐听林外桔槔声,行近渔舟和濯缨。
青藜杖缓檐阴合,白苧衣凉潭气清。
荒闻境物堪长保,鸿雪鸦烟情未了。
不及西湖十里香,犹胜芜城两堤草。
九龙山人王孟端,风流博雅人称难。
漫胸锦绣消不得,化作万个青琅玕。
中山兔老鲛绡白,马肝香透金壶汁。
风回赤壁浪痕平,云黯苍梧雨声急。
铁钩锁金错刀邯,郸学步真儿曹大。
河一决泻千里崩,崖触处生惊涛世。
人岂识,真和假,白雪词高和应寡。
坡仙儋耳未还家,落日临风思老可。
秋风吹乱云,凉露润修竹。
林深枫叶静,石烂雨苔复。
青山断平野,流水泻虚谷。
菀彼山中幽,怅此暮行独。
希声振清啸,灏气凝远目。
澄光发精爽,空翠袭巾服。
时看夕鸟举,偶晤春莽宿。
功名忽如遗,志念聊可复。
俯视尘中人,扰扰随转毂。
衣襟敛袭,明器充如。丁都护。杞梓桐柏,狸首斑如。
丁都护。北山石椁,纻絮斮漆乎。丁都护。
若堂若防马鬣乎。丁都护。菟裘营丘嬴博乎。
丁都护。东西南北可识欤。丁都护。
千秋万年可无虞。丁都护。死者乐土,生者安居。
丁都护。夫骨有托,终以宁妾躯。丁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