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旱鱼无泽,岁晏未曾腥鼎鬲。
今朝有客卖鲈鲂,手提见我长于尺。
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
且作吴羹助早餐,饱卧晴檐曝寒背。
横戈负羽正纷纷,祗用骁雄不用文。
争如晓夕讴吟样,好伴沧洲白鸟群。
江南春旱鱼无泽,岁晏未曾腥鼎鬲。
今朝有客卖鲈鲂,手提见我长于尺。
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
且作吴羹助早餐,饱卧晴檐曝寒背。
横戈负羽正纷纷,祗用骁雄不用文。
争如晓夕讴吟样,好伴沧洲白鸟群。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季干旱,河中的鱼儿失去了水泽的生机。诗人通过对比往年腥味未减的鼎肉和现在手持尺长鲈鱼之间的鲜明对照,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 这两句透露出生活的艰辛,通过比喻的手法,传达了物资的珍贵与日常饮食的不易。
接下来的"且作吴羹助早餐,饱卧晴檐曝寒背。" 描绘了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状态,用以往的美好记忆来慰藉现实中的不足。
最后两句"横戈负羽正纷纷,祗用骁雄不用文。争如晓夕讴吟样,好伴沧洲白鸟群。" 则是诗人通过对比武力与文学的不同途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和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食物的描写,勾勒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