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瀑过双碛,横梁亘一洲。
时清自失险,石出更安流。
客棹依洄洑,人家带坌丘。
为谁含怨怒,呜咽下邳州。
飞瀑过双碛,横梁亘一洲。
时清自失险,石出更安流。
客棹依洄洑,人家带坌丘。
为谁含怨怒,呜咽下邳州。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吕梁洪》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动态的水景画面。首句“飞瀑过双碛”,以飞瀑之气势磅礴,越过两片沙洲,展现出水流的强劲与冲击力。次句“横梁亘一洲”则进一步描绘了桥梁横跨河流,连接两岸的壮观景象。
“时清自失险,石出更安流”两句,通过描述水流在清澈时光中失去了险峻,石头露出水面反而使水流更加平缓,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之美和水流的动态平衡。接下来,“客棹依洄洑”写游船在回旋的水流中穿梭,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人家带坌丘”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村落点缀在丘陵之间,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最后,“为谁含怨怒,呜咽下邳州”以拟人手法,赋予河水以情感,仿佛它在低声诉说着哀怨,缓缓流向下邳州,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感伤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吕梁洪的自然景观,既有壮丽的瀑布和桥梁,又有宁静的村落和流动的河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饥鹓尔何来,闻自天上堕。
世人不知为奇祥,闻声而惊反惧祸。
何为牵汝头,缚汝脚,使汝乌不乌,鹊不鹊。
墙倾月明,庭低露凉。秋虫食之,令人心伤。
徘徊不能行,我见惊是饥凤凰。
君不见,凤凰虽已饥,光彩自不藏。
犹吐五色云,高若百尺樯。
世人文章休目迷,我辨毛质皆山鸡,不然何以饥鹓苦饥汝苦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