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其二》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台省留身凡几岁,江湖得郡喜今行。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

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旆綵船狞。

到家应有壶觞劳,倚赖比邻不畏卿。

(0)
注释
台省:中央政府机构。
江湖:泛指江河郡县。
喜今行:对这次任职出行感到高兴。
晓鼓:清晨的鼓声。
乡味:家乡的气息。
细雨:小雨。
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可做食材。
高风:大风。
綵船:彩绘的船。
壶觞:酒器和酒杯,代指宴饮。
劳:慰劳。
比邻:邻居。
不畏卿:不怕任何困难。
翻译
在中枢任职多年,如今能去江河郡县任职让我欣喜。
早晨躺在床上听鼓声,安稳地入睡,行进在淮水边,家乡的味道油然而生。
细雨中村庄的莼菜长得茂盛,高风中旗帜飘扬在彩船上显得威武。
回到家中应该有人设宴款待,靠着邻居的帮助,我不怕任何事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归乡之乐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家乡生活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台省留身凡几岁,江湖得郡喜今行。" 开篇两句,诗人提及长久以来在外漂泊的日子,如今终于能够回到自己的郡县之地,心中充满欢喜。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流露出对故土的深情。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述了归乡后能够安稳地睡个好觉,以及在清晨听到鼓声而醒来,这种平和与宁静是长期旅途中难以体验的。"行入淮流"则描绘出诗人重返家乡的场景,"乡味生"表达了归根的自然之情。

"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旆綵船狞。" 这两句通过对细雨和高风的描述,以及它们对农作物和河上的小船所带来的影响,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不失柔美的乡村画面。

最后两句 "到家应有壶觞劳,倚赖比邻不畏卿。" 则写出了归家的温馨和对邻里关系的依赖与信任,"壶觞劳"暗示着归乡后的欢聚场景,而"不畏卿"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邻里之间无拘无束、毫无戒备的情感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深切的家园情怀与归乡之乐。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庚午除日

于今将四十,始悟昔年非。

白发谁能那,红颜我渐违。

行藏沙上鸟,日月故山薇。

怅望劳歌起,风河柳色归。

(0)

送谭子二首·其二

聚赏蜂初课,分携燕巳雏。

泥惊落夏簟,花忆倒春壶。

水路风旗进,晴船暑气无。

五云赤日外,缥缈是皇都。

(0)

早春怀上方寺

此寺城中僻,边城野四围。

青天直塔上,落日称僧归。

殿古松风入,台春草雪微。

觅碑吾不懒,所虑鸟惊飞。

(0)

再赠许君

缘岸百花开,楼船三月回。

人依铁瓮望,鸟避柏乌来。

礼乐还朝疏,山川画笏才。

太微遥巳入,新彩近三台。

(0)

寄许监察二首·其一

为问乘骢使,经春北未回。

句删淇竹写,尊泛邺花开。

昏晓行山外,风云每自来。

不知铜雀上,临望几徘徊。

(0)

新喻遇薛子送赠二首·其二

解剑别此水,怜君向桂林。

徒持一杯酒,其柰故人心。

瘴疠秋行霁,沅湘马度深。

衡阳虽更远,莫遣雁书沉。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