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奕禖宫,在国之南。坛壝既设,威仪孔严。
登祀济济,神兮顾瞻。佑我皇祚,宜百斯男。
有奕禖宫,在国之南。坛壝既设,威仪孔严。
登祀济济,神兮顾瞻。佑我皇祚,宜百斯男。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严而隆重的祭祀活动。"有奕禖宫,在国之南"一句直接指出了祭祀地点是在国家的南部,奕禖宫是古代用于祭祀天地或祖先的地方。这表明诗人对空间的选择非常讲究,将重要的仪式放在国家的核心区域。
"坛壝既设,威仪孔严"这两句则描写了祭坛已经搭建完成,整个场合显得庄重而肃穆。"威仪"一词特别强调了祭祀活动中的礼节和规矩,这是古代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接下来的"登祀济济,神兮顾瞻"则直接展现了祭祀的进行过程,"登祀"意味着祭品已经摆放妥当,准备供奉给神灵。"济济"形容祭祀气氛庄严而又祥和。"神兮顾瞻"则表现出对神灵的尊崇与期待,好像神灵在俯视人间一般。
最后两句"佑我皇祚,宜百斯男"是祈求神灵保佑皇室和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佑我皇祚"直接表达了对国运的祝愿,而"宜百斯男"则希望这个福祉能够延续到百代。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国家安定和宗庙文化的重视,以及他们通过仪式来与神灵沟通、表达敬畏之心的传统观念。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
青枫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怅客中月,徘徊江上楼。
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
羽客久已殁,微言无处求。
空馀白云在,容与随孤舟。
千里杳难望,一身当独游。
故园复何许,江海徒迟留。
独归西掖去,难接后尘游。
向日三千里,朝天十二楼。
路看新柳夕,家对旧山秋。
惆怅离心远,沧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