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七首·其六麻三斤》
《颂古七首·其六麻三斤》全文
宋 / 释克勤   形式: 偈颂

钟在扣谷受响,池印月镜含僧。

曾非展事投机,岂是预搔待痒。

点铁成金,举直措枉。一箭雕一双,一掴血一掌。

君不见疏而不漏兮恢恢天网。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玄妙。首先,“钟在扣谷受响,池印月镜含僧”这两句,以钟声回荡山谷,池水映照明月,象征着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同时也暗示了僧侣修行的寂静与专注。钟声与池水的自然现象,与僧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体现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的哲学理念。

接下来,“曾非展事投机,岂是预搔待痒”两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强调佛法的实践不应是为了获取世俗的利益或满足个人欲望,而应是出于真心的追求和内在的觉醒。这里“展事投机”和“预搔待痒”分别指为了利益而行动和预先寻求满足,都与真正的佛法精神背道而驰。

“点铁成金,举直措枉”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转化力量,将平凡的事物提升至更高的境界,同时倡导正直的行为,摒弃不正当的手段。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更是对人心的净化和提升。

“一箭雕一双,一掴血一掌”这两句以具体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直接效果,即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和解脱,如同箭射中目标,掴掌出血,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极致表现。这里强调的是佛法实践的直接性和强烈效果。

最后,“君不见疏而不漏兮恢恢天网”引用了《老子》中的名言,意在说明佛法的广大无边,如同天网一般,既宽广又严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句话不仅总结了前文的主旨,也表达了佛法的包容性和普遍性,强调了佛法对于世间万物的普遍适用性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作者介绍

释克勤
朝代:宋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猜你喜欢

东海有一士

东海有一士,被服云锦裳。

饥餐炎洲霞,渴吸瑶池浆。

鹤驭何翩翩,九垓一相羊。

朝发岗䍚野,夕憩沈默乡。

眷言与汗漫,抗臂穷洪荒。

九州虽云大,视之如室堂。

纷纷尺蠖徒,看彼鸿鹄翔。

(0)

斋居二首·其一

空庭谁种万琅玕,赢得斋时对榻看。

座起午烟应瀹茗,帘垂暮雨漫焚檀。

燔柴何幸逢周典,簪笔也曾忝汉官。

今日甘泉谁扈从,梦回星月近瑶坛。

(0)

湖边小寺避暑

炎炎畏景昼偏长,竹簟藤床觅上方。

出户便惊尘土满,脱巾且趁水风凉。

径松滴翠凝冰砚,砌竹分阴上粉墙。

头白老僧无一事,惟将双眼看人忙。

(0)

送江京兆景熙考绩入京

两为三辅号□平,千里耕桑蔼颂声。

汉史无劳誇长倩,韦门又喜得玄成。

江空山色依帆转,阙晓钟声杂佩鸣。

朝谒承明轮奏对,可应无语及苍生。

(0)

游城山遂宿岩舍

踪迹城山近已稀,重来游衍暮忘归。

高台突兀凌虚白,古刹荒凉隐翠微。

上界僧归梵磬响,低林鸟宿佛灯辉。

迩来自觉尘缘薄,不为入山不息机。

(0)

张工部邀游陈国戚庄即席分韵

终日困羁旅,驱马出城闉。

折简辱招游,感子故意真。

谁家好池馆,金张帝室姻。

入门金奏作,歌舞掩比邻。

劝客琥珀杯,坐客锦绣茵。

复具麒麟脯,充此盘中珍。

是日天气和,微风吹白蘋。

林深鸣好鸟,水浅见脩鳞。

小浦容舟入,遥山隔座新。

我来纵游览,已足浣心尘。

况复同胞友,语笑情弥亲。

于兹不痛饮,落花笑杀人。

他年江海上,相望参与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