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半点海棠飞,一听黄莺雨里啼。
啼得碧坛红药破,淡烟芳草满长堤。
更无半点海棠飞,一听黄莺雨里啼。
啼得碧坛红药破,淡烟芳草满长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听雨的意境。"更无半点海棠飞"表明夜深人静,连那轻盈的花瓣也没有飘落,环境异常宁静。"一听黄莺雨里啼"则透露出诗人在这静谧之中,只有黄莺鸟的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它似乎与诗人的心境产生了一种共鸣。
接下来的"啼得碧坛红药破"可能是说黄莺的啼声轻柔到仿佛能穿透碧绿色的花坛,触动了其中的红色花朵。这里的"红药"或许指的是某种春天盛开的红色花卉,它们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
最后一句"淡烟芳草满长堤"描绘了一幅湿润的春夜景象。在细雨的滋润之下,长堤上的青草和野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淡淡烟雾。这里的"长堤"不仅是空间的界定,也增添了一种悠远和连绵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声响、花草香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春宵中的独特体验与情怀。这是一幅以听觉和嗅觉为主的画面,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让读者仿佛也能置身于这雨中花草间,感受那份清新与诗意。
一梦扬州事。画堂深、金瓶万朵,元戎高会。
座上祥云层层起,不减洛中姚魏。
叹别后、关山迢递。
国色天香何处在,想东风、犹忆狂书记。
惊岁月,一弹指。数枝清晓烦驰骑。
向小窗、依稀重见,芜城妖丽。
料得花怜侬消瘦,侬亦怜花憔悴。
漫怅望、竹西歌吹。
老矣应无骑鹤日,但春衫、点点当时泪。
那更有,旧情味。
福唐少尹平生友,函送王孙一卷诗。
始信人间有龙种,又疑天上下麟儿。
月须玉斧修成后,仙待金丹炼熟时。
不是樗翁心有窍,镜中添雪到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