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
雁飞关塞霜初落,书寄乡闾人未回。
独坐高窗此时节,一弹瑶瑟自成哀。
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
雁飞关塞霜初落,书寄乡闾人未回。
独坐高窗此时节,一弹瑶瑟自成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秋时节,独自居住于山中茅庐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寂寞与思念之情。
"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这两句诗画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山中景色。衡门关闭,没有人迹,苍苔覆盖;篱笆下面则是稀疏的野菊盛开,展示了秋天的淡雅与孤独。
"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 这两句描绘了深夜里秋风吹拂下的景象。秋风轻拂,使得江水波动,伴随着满山的落叶在微细的雨声中飘落,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静谧的氛围。
"雁飞关塞霜初落,书寄乡闾人未回。" 这两句写的是边塞之地的秋天景象和诗人的思念。雁鸟在高空飞翔,关口已经开始下起了初霜,而诗人寄出的书信却还没有得到回复,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独坐高窗此时节,一弹瑶瑟自成哀。"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高窗前独自弹奏着瑶瑟(一种古代乐器),随着琴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悲凉之情。这里的“瑶瑟”与“自成哀”相结合,更加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秋天的寂寞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