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根日日费天工,眼底梅花梦不同。
春色似怜啼夜雨,天恩特许醉春风。
袖障翡翠馀轻碧,雪点胭脂晕小红。
汉主蕊宫三十六,溶溶和气月明中。
染根日日费天工,眼底梅花梦不同。
春色似怜啼夜雨,天恩特许醉春风。
袖障翡翠馀轻碧,雪点胭脂晕小红。
汉主蕊宫三十六,溶溶和气月明中。
这首诗《红梨花应制》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对红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联“染根日日费天工,眼底梅花梦不同”,以“染根”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红梨花生长的环境,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着,“眼底梅花梦不同”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感受,与寻常的梅花有所不同,暗示了红梨花的特别之处。
颔联“春色似怜啼夜雨,天恩特许醉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将春色赋予情感,似乎春色也对夜雨中的啼声抱有怜悯之情,而特意给予红梨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的机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
颈联“袖障翡翠馀轻碧,雪点胭脂晕小红”,通过“袖障”这一意象,巧妙地将红梨花与翠绿的背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雪点胭脂晕小红”则生动地描绘了红梨花的颜色层次,既有雪白的背景,又有胭脂般的红色点缀,色彩对比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
尾联“汉主蕊宫三十六,溶溶和气月明中”,将红梨花与古代帝王的宫殿相联系,想象着红梨花如同汉宫中的花朵,在月光下散发出柔和的气息,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赋予了红梨花以超凡脱俗的气质。
整首诗通过对红梨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审美情趣。
我行上萧滩,惨澹无与适。
肩舆问何诣,扬雄一区宅。
地虽占城隅,野澹绕修碧。
主人谁何辈,盖代文章伯。
喜我过其庐,倒屣相应接。
似闻杜陵翁,一饭无俗客。
如何重留我,更道鸡黍窄。
谈间虽文字,往往先名节。
我语固多狂,公亦不我折。
为言古今人,耽诗信痴绝。
身名两弃置,死若堕霜叶。
公言盖有激,我亦因启发。
莫将梦中事,重对痴人说。
此语竟云何,梵志翻著袜。
退之以文鸣,馀事尤长诗。
名家贾孟流,未必踰于斯。
渊明工五言,亦有归来辞。
乃知意到处,百发无一亏。
孙侯绝人才,诗文俱中规。
究其所源流,盖匪一日基。
有如审言门,遂至杜拾遗。
馀波被芝兰,同功有埙篪。
嗟予晚闻道,未易等级推。
剧谈每从容,瞠若莫可追。
闲窗念从公,两脚如絷维。
探囊获新句,亦足慰所思。
始白才二三,今白乃四五。
萧萧十数茎,底用更缕数。
年来悼亡悲,老至作诗苦。
外形虽由中,不应遽如许。
叹息计此身,几何不埋土。
而此尚低回,悄悄受群侮。
弟能教儿书,儿足事吾圃。
吾岂不可归,兹为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