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年深性已驯,攀墙上树可曾嗔。
击鲜偶羡邻翁富,食淡因嫌旧主贫。
蛙跳阶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无人。
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
饲养年深性已驯,攀墙上树可曾嗔。
击鲜偶羡邻翁富,食淡因嫌旧主贫。
蛙跳阶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无人。
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物欲淡然的态度。开篇“饲养年深性已驯,攀墙上树可曾嗔”写出了宠物与主人之间的亲昵关系,即使宠物攀爬墙头也不加以责怪,表现了主人的豁达。
紧接着,“击鲜偶羡邻翁富,食淡因嫌旧主贫”表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不羡慕邻里之富,而是对自己清淡的饮食有所不满,但这不满来源于对旧日主人贫穷境况的回忆。这里的“击鲜”可能指的是打发时间,或者是在空闲时偶尔羡慕他人的富裕生活。
接下来的“蛙跳阶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无人”则描绘了一种幽静的庭院生活。蛙在台阶上跳跃,显得十分逍遥自在,而鼠在案几间穿行,仿佛这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它们自由出入。
最后,“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是在简陋的围栏旁边生长的薄荷,也足以作为酿酒的材料,让人沉醉其中。而“何必区区慕细鳞”则是说,何须过分追求那些微不足道的荣华富贵呢?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刚疏触时怒,发之投海山。
沛恩出意外,缧囚遂生还。
湘西谷量云,结屋清蘋湾。
举手弄云水,意适情自闲。
大藩英俊地,翰墨相追攀。
聚话兰丛秀,吐气雌霓弯。
我穷世讳见,所至特见删。
但馀遭夫子,时时客扣关。
迩来又识公,喜忘双鬓斑。
夷粹韵拔俗,简重语不烦。
人品有如子,合在台阁间。
归来梦西津,五峰解烟鬟。
故人讶归晚,负负愧在颜。
此诗虽梦语,亦足发天悭。
乃知忧患烈,不能镌冥顽。
遥想为一笑,秀句出饥寒。
道人貂蝉后,骨面远瞻视。
少年憎俗子,竟以须发毁。
形骸已变尽,终不没豪气。
君看谈笑时,时复出奇伟。
湘西松下见,班草问行李。
问侬归何许,披须开笑齿。
名山皆吾家,况复生如寄。
意行吾车驰,身止吾驾税。
吾生天地间,大仓一稊米。
只今相会面,宁知非寄耳。
思归固偶然,吾诗聊一戏。
道人弃家年最少,毛骨稽山冰雪妙。
为余远出仙庐峰,云晴水寒秋自晓。
孤风峭世凤增击,高谊映人珠自照。
嗟余苦遭梦幻缠,龟囚蚕缚何时了。
明朝定向旧庐归,想见盘空云露小。
当期半夜立西风,月中拾取吹来啸。
道人西岳来,气与秋争晓。
读书如壁月,罅隙必委照。
当从贤俊游,运斤端得妙。
傥明句中眼,王良控騕袅。
嗟余老渐衰,绿发亦加少。
喜君解妙处,见博而知要。
录余一千篇,正可付一笑。
同归漳水垠,乘月答清啸。
睡起山花开,脱履万事了。
我昔游东吴,曾过南山寺。
一识山中人,知是黄龙子。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
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
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
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
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
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
春风著万物,粉饰相明鲜。
雪霜摧压之,不情如世权。
问谁不可犯,揖此苍玉椽。
斫头未易屈,抢地犹傲然。
相逢凋零中,秀色披晴烟。
陈侯我辈人,逸气倾群贤。
开轩冷相向,酬酢忘岁年。
我来作风听,夜雨杂山泉。
携被愿假宿,与子对床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