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夏郡博》
《答夏郡博》全文
明 / 储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梦里仙居接两涯,海门山好向谁赊。

丹霞掩映千年树,碧涧萦回十里花。

云外听人吹楚竹,洞中留客饮胡麻。

醒来忽捧尧天诏,忆在台南第几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jùn
míng / chǔquán

mèngxiānjiēliǎnghǎiménshānhǎoxiàngshuíshē

dānxiáyǎnyìngqiānniánshùjiànyínghuíshíhuā

yúnwàitīngrénchuīchǔzhúdòngzhōngliúyǐn

xǐngláipěngyáotiānzhàozàitáinánji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储巏的《答夏郡博》描绘了一幅梦境中的仙境景象。首句“梦里仙居接两涯”以梦幻的方式展现出仙人居住之地的辽阔无垠,仿佛与天地相接。接下来,“海门山好向谁赊”暗示了美景如画,却似乎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绝美,令人想要与他人共享。

“丹霞掩映千年树,碧涧萦回十里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千年古树与红霞相映,碧绿的山涧流淌着繁花盛开的溪流,景色之美令人陶醉。

“云外听人吹楚竹,洞中留客饮胡麻”则通过云雾缭绕的环境和悠扬的竹笛声,以及洞穴中的宾主畅饮场景,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最后,“醒来忽捧尧天诏,忆在台南第几家”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接到天子的圣旨,不禁回忆起梦境中的美好,以及那里的山川风物,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美好瞬间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作者介绍

储巏
朝代:明

(1457—1513)明扬州府泰州人,字静夫,号柴墟。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历太仆卿、左佥都御史、户部侍郎,所至宿弊尽革。愤刘瑾所为,引疾求去,后起为吏部左侍郎,卒于官。博通古今,工诗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赐谥文懿。有《柴墟集》。
猜你喜欢

摸鱼儿.重过西湖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

晴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回首唤。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轻携分短。

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思量遍。

前度高阳酒伴。离踪悲事何限。

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归兴懒。

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灯帘晕满。

正蠹帙逢迎,沈煤半冷,风雨闭宵馆。

(0)

疏影

柳黄未结。放嫩晴消尽,断桥残雪。

隔水人家,浑是花阴,曾醉好春时节。

轻车几度新堤晓,想如今、燕莺犹说。

纵艳游、得似当年,早是旧情都别。

重到翻疑梦醒,弄泉试照影,惊见华发。

却笑归来,石老云荒,身世飘然一叶。

闭门约住青山色,自容与、吟窗清绝。

怕夜寒、吹到梅花,休卷半帘明月。

(0)

声声慢·其三寄叶书隐

百花洲畔,十里湖边,沙鸥未许盟寒。

旧隐琴书,犹记渭水长安。

苍云数千万叠,却依然、一笑人间。

似梦里,对清尊白发,秉烛更阑。

渺渺烟波无际,唤扁舟欲去,且与凭阑。

此别何如,能消几度阳关。

江南又听夜雨,怕梅花、零落孤山。

归最好,甚闲人,犹自未闲。

(0)

日落星稀河汉微,清秋一点水萤飞。

凉风白露愁先觉,可待梧桐报即知。

(0)

题郡斋壁

吏散兵休文案静,数竿脩竹隔疏帘。

嗟予老矣欲归去,肯对江山叹滞淹。

(0)

脱兔驰冈地,饥鹰厉吻天。

为烦麋狗顾,遂给兽人鲜。

狂目兼槐落,惊毫共月捐。

可嗟多狡穴,归肉助庖膻。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